紫茉莉MirabilisjalapaLinn.
中药名:紫茉莉
土名:白胭脂、夜娇娇、白花怀牛膝、水粉、水粉花、夜晚花、胭脂花
形态:一年生草本,高可达1米。块根纺锤形,肉质,表面棕黑色,内面白色。茎直立,分枝多,有膨大的节。叶对生,卵状,长4~10厘米,宽约3厘米,先端锐尖,基部截形或心脏形,全缘,羽状网脉;叶柄长。花1至数朵生于枝梢,总苞5裂,萼状;花萼呈花冠状,萼管细长,长4~5厘米,上部扩大成喇叭形,5裂,色白或紫红;花瓣缺;雄蕊5~6,花丝细长,与花被等长或稍长;雌蕊1,子房上位,1室,花柱线状,柱头头状。果实狭卵形,长约8毫米,黑色。种子直立,内藏丰富的白色粉质胚乳。花期7~9月。
科属:紫茉莉科紫茉莉属
分布:生于水沟边、房前屋后墙脚下或庭园中,常栽培。
采集:春末到冬初,一般以开白花者供药用。
归经:
性味功效:子:性微寒,味甘。清热化斑,利湿解毒。用于面生斑痣,脓疱疮。
叶:性微寒,味甘、淡。清热解毒,祛风渗湿,活血。用于痈肿疮毒,疥癣,跌打损伤。
根:性微寒,味甘、淡。清热解毒,利湿利尿,活血散瘀。用于扁桃体炎,淋浊,带下,肺劳吐血,痈疽发背,急性关节炎,水肿,乳痈,痈疮肿毒,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根内服:煎汤,3~5钱(鲜者0.5~1两)。外用:捣敷。
应用:1.淋浊、白带:鲜根二至四两与猪蹄一个同煮食。或根一至二两(去皮,洗净,切片),茯苓三至五钱,水煎,饭前服。
2.疯气痛:鲜根三至四两与猪肉同煮食。
3.单、双蛾(扁桃体炎):鲜根捣烂取汁滴入咽喉患处。
4.痈疽肿痛:全草捣烂外敷,日换一次。
5.疥疮:鲜叶捣烂外涂。
6.关节肿痛:根一两,蛇葡萄鲜根二两,加细柱五加根五钱,金银花藤五钱,水煎服。或根八钱,木瓜五钱,水煎服。
7.葡萄疮(皮肤起黄水泡、溃破流黄水):果实内粉末,调冷水涂抹。
8.白带:(白花紫茉莉)根一两,白木槿五钱,白芍五钱。炖肉吃。
9.红崩:(红花紫茉莉)根二两,红鸡冠花根一两,头晕药一两,兔耳风五钱,炖猪脚吃。
10.急性关节炎:鲜根三两,水煎服,体热加豆腐,体寒加猪脚。
11.痈疽背疮:鲜根一株,去皮洗净,加红糖少许,共捣烂,敷患处。
12.疮疖,跌打损伤:紫茉莉叶(鲜)适量。捣烂外敷患处,每日1次。
13.骨折,无名肿毒:紫茉莉叶(鲜)捣烂外敷,每日1次。
14.淋症(小便不利):紫茉莉、猪鬃草各五钱。切碎,煨白酒60g,温服。
15.乳痈:根研末泡酒服,每次二至三钱。
16.下寒,湿热症:紫茉莉、黄精、蒺藜各等量,制成煮散剂。每次3-5g,每日2-3次,水煎温服。(《蒙医药方汇编》三味紫茉莉汤)
17.寒热尿闭,肾热,膀胱热,水肿:海金沙、苏格木勒各15g冬葵果、硇砂各25g,螃蟹、紫茉莉各20g蒺藜、蜗牛(制)各10g。制成散剂。每次1.5-3g,每日1-3次,温开水送服。(《至髙要方》八味海金沙散)
《纲目拾遗》:取其粉可去面上斑痣粉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