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胆囊对人体消化、免疫功能的重要作用,也得到了医学界和广大群众的重新认识。科学保护大众胆囊健康,也成为我国肝胆外科领域的共识。
为配合国家健康战略,提高全民健康意识,在去年6月举行的“第六届全国内镜微创保胆学术大会”上,由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内镜微创保胆专业委员会等权威机构积极倡导,将每年9月1日设为全国“胆囊健康日”,希望以这样的形式,提醒人们关心自己的胆囊健康,学习了解胆囊健康的相关知识,增强胆囊健康意识,改正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防止或减少胆囊疾病的发生,并选择适当时机、采取有效方法、精准科学治疗胆囊疾病。
今天,是第二个全国“胆囊健康日”,全国各地都掀起了形式多样的胆囊健康宣传公益活动。作为中国护胆联盟成员单位,医院从8月中旬开始就先后走进昆明及周边地区多个社区、乡镇,通过胆囊健康知识普及、胆结石免费公益普查、胆囊疾病义诊咨询等多种方式,也为这一健康公益盛事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为什么要保护胆囊
医院肝胆外科陈宏主任表示,虽然不像心脏那样不可或缺,但胆囊历经千万年自然进化而得以保留,必然有其实际的功能和意义,因此胆囊绝非可有可无!
陈宏主任指出,经过大量医学和生物学领域的研究证实,胆囊所具备的9大生理功能,对维持人体消化系统的正常运作有着重要作用,同时还能帮助人体免疫系统抵抗多种疾病的侵袭和伤害,我们的身体健康,离不开一颗健康的胆囊。
如何科学地保护胆囊
要保护胆囊,最关键的就是做好正确预防与科学治疗胆囊疾病。
胆囊疾病当中,最为常见的就是胆囊结石。而医学界常以Fatty(肥胖)、Forty(40岁以上)、Female(女性)、Fertility(多次生育)和Family(家族史)这样的“5F”,来形容胆囊结石的高危人群。
此外,不规律的生活和饮食,也是造成胆囊结石形成的重要原因。而相较于性别、年龄、家族史这些无法避免的因素,不规律的生活和饮食是我们可以给予修正和改变的。陈宏主任表示,坚持规律的进食习惯,尤其是坚持每天一顿健康早餐,降低油脂、胆固醇、糖分的摄入,摄入足量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多运动,保持充足睡眠,都能简单有效地预防胆囊结石的形成,更好地保护我们的胆囊健康。
而对于胆结石患者来说,首先要做到的是在确诊患病后,医院接受专业的医学干预。长期以来,我国无数肝胆外科前辈先贤和权威专家都纷纷奔走呼吁,为“微创保胆技术”持续发声,就是为了将“科学保胆”的理念普及并推广开去,让更多胆囊功能良好的患者,都能将微创保胆取石治疗作为自己的首选。
近年来,随着微创保胆取石技术的不断完善,目前医学界已将切胆与保胆视为辩证的统一,科学的保胆能帮助患者避免因为胆囊缺失而造成的多种不良后患,以及胆总管结石、胆囊癌发病几率明显上升的风险;而对应该切除的胆囊及时切除,也是保护患者健康的必要手段。
“胆囊功能良好的患者,能保胆的就应尽量保;胆囊功能缺失,或是胆囊癌和癌前病变的患者,就应尽快切除胆囊。”医院肝胆外科陈宏主任这样表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