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草药,既能治病,也能治穷。
近年来,柳城县着力发展特色产业,
把目光瞄向中药材产业,
辐射带动周边贫困群众就业脱贫增收。
走进柳城县寨隆镇鸡楼村脱贫户韦定芳的新房,浓浓的中草药味扑鼻而来,原来这里存放着多斤的吴茱萸籽儿。
吴茱萸,又叫茶辣、漆辣子、臭辣子树,看起来像胡椒,拿起一颗放嘴里,口舌瞬间被苦味和辣味刺激,随后伴有薄荷的清凉感,最后还能品出淡淡的甜味,整个过程真真让人回味无穷。
吴茱萸是苦味健胃剂和镇痛剂,也可以用作驱蛔虫药,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之功,用于治疗肝胃虚寒、阴浊上逆所致的头痛或胃脘疼痛等症。不少种植户喜欢用晒干的吴茱萸籽来泡茶喝或者在煮菜时当调味用。
▲早些年,吴茱萸的经济效益不错。韦定芳说,自己去年种了16亩得收了,产量得斤,那时卖得早一些了,元一斤,也卖得3万多块钱。
韦定芳是柳城县寨隆镇鸡楼村六岭屯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其子身患疾病,每天都需要吃中草药进行治疗。出于对中药材的认识和前景估量,年起开始尝试种植吴茱萸,并在尝到甜头后不断扩大规模。年,韦定芳顺利地脱了贫,还建了一层平米的新房用于存放和晾晒药材。
柳城县自然环境优厚,种植中药材管理简单,比如吴茱萸,只要唱好“种、管、收”三部曲即可,省时省力,经济效益比传统农业产业还高。类似韦定芳一样靠种植中药材脱贫的贫困户还有不少,截至目前,寨隆镇有近户农户种植了吴茱萸、无患子、百部等中药材约亩,其中有67户人约亩是贫困户参与种植。
除了农户,寨隆镇鸡楼村还有规模化的中药材种植、加工。
走进鸡楼村的柳城天集中药材基地里,只见五指牛奶、艾叶、益母草、骨碎补等中药材堆满一地,这一堆堆中药材不仅堆出了基地的经济效益,也堆出了贫困户的致富路。高峰时期,这里一天能收购十几吨中药材原料,每天需要20-50人前来务工。
▲该基地还申报成为柳城县就业扶贫车间,长期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固定工作岗位,寨隆镇下寨村贫困户欧春勤便是通过在这里务工,于年顺利脱贫,他说:在这里打工一个月得两千元左右,这里离家又近,可以回去照顾孩子,接送上学读书,非常感谢政府和公司的帮助。
柳城天集中药材基地成立于年,按照“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基地引导农户进行标准化、规范化、道地化种植,并签订了保底收购的“订单合同”,增加农户的种植信心,年销售额达到万元。此外,为解决中药材综合基地用地问题,基地还通过土地流转,每年给下尧村、鸡楼村各支付租金10万元,并按5%的比例逐年递增,以壮大村集体经济。
天集中药材有限公司负责人乔爱珍介绍说:公司通过建设苗场基地,把稀缺的野生品种引导农户科学化、合理化种植,并给予技术支持。同时吸收附近的群众过来做工,形成一个良性的产业链,让公司有药可收,农户有钱可挣。
近年来,柳城县积极开展“聚特色、促发展”产业扶贫行动,着力发展县级“5+2”和村级“3+1”特色产业,建立以双高基地、蔬菜基地、养殖基地、水果基地等为主的规模化特色产业基地31个,覆盖23个贫困村,辐射带动户贫困户脱贫致富。截至年年底,全县特色产业覆盖率达95.71%,脱贫攻坚工作成绩斐然。
以上内容为中共柳城县委宣传部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kudidana.com/kddyf/4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