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泰国华人、泰国人,还是长期生活在泰国的中国人都知道有“中泰一家亲”之说法,这种说法是有原因的。
文/徐天杰
华人移民及其后裔一直得到泰国王室和政府的宽厚对待,他们在泰国经商、做工、参军,与本地泰国人通商、通婚,从无阻碍,其水乳交融的程度的确是超乎想像,因此泰国媒体常常把中泰两国的交往形象地比喻为走亲戚。近几届的政府几乎被华裔占据了,包括大家熟悉的前总理他信、英拉,还有诗琳通公主也是中泰关系发展的推动者,著有多本书,并且亲自翻译中国名著为泰文版本。但是这一切都来之不易,是经过多少代华人的努力、汗水、血泪的积淀才得到的。
如今普通老百姓华人在泰国的生活状况都还是比较不错,很多潮州人,很多人把信仰都带过来到泰国,建立了很多的华人庙宇,清迈也在其中,今天清迈TIMES将为你讲述华人寺庙的故事。
在清迈萍河旁边就坐落着这样一座寺庙——本头古庙,是华人聚集的中心,汇聚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智慧与信仰。
修建于佛历年的清迈本头古庙是清迈历史最悠久的华人庙宇,在各位老前辈与海外华侨慈善家的资助下落成,庙中有古老艺术文化记载。
寺庙大门的两侧
TIMES君决定尽一点微薄之力
庙里面的算命师,生辰八字都可以算,只不过是因为年代的关系,算命大师只能用泰语来算了。
庙里供奉着菩萨和八仙过海的神像
老先生目前是该庙的日常管理者,其祖辈是从潮州移民到泰国来的。听到TIMES君是中国来的很激动的,拿出他多年的照片,给TIMES君细心的讲每一段历史。
泛黄的照片,历史的印记,岁月的沧桑,老先生介绍说,照片中的寺庙在如今的华欣府,应当算是华人在泰国拥有的第一座寺庙了,数百年之前因为对信仰对祖国的思念,才建立了该庙。
老先生很希望我们能够拜访那座寺庙,努力地跟我们解释寺庙的位置,这些已经看不清楚的路牌,就是那些朝拜者的“归家”路。
图片是老先生的祖辈,如今老先生已是第4代移民,现在已经完全不会说中文了,只会几句潮州话。当他谈论到自己祖辈的时候,不停的对我们告诫,“中国人,飘洋过海到达一个地方生活实在不易,祖辈们到达这里不像现在可以乘坐飞机、汽车,当时他们都是乘坐木船,有一些只能自己划船,很多人在大海中丧命。”虽然老先生已不能说中文,但是说到对祖国的感情,他还是两眼闪泪光。
老先生还悄悄给我们看了一些人写的求的愿望成真了,都把小纸条放到箱子里面,不乏一些当今泰国的华人社会名流和政府高官。
临走前与老先生交换了联系方式,老先生说以后希望做一个真正的中文华人寺庙网页。
版权声明:独家文章,转载请注明来自清迈TIMES(chiangmai_times),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对应内容:
寺庙|美食|酒店|酒吧|CAFE|夜市|购物|按摩SPA|交通|投稿|广告|水灯节|泼水节|景点风光|丛林飞跃|联系我们|
国际学校|佛国清迈|地胆清迈|乐学清迈|聚焦清迈|清迈旅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