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苦地胆 > 苦地胆来源 > 正文 > 正文

每周一练中药辨识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12/17 18:30:28

六月寒

01

每天学中药

——

六月寒liuyuehan

  大风寒草、红花野芝麻,路边梢、化骨丹、野芝麻,野薄荷,蜂子草,山卷莲,野荆芥、黄刺泡

  CaryopterisHerba。

  马鞭草科马鞭草属植物三花莸CaryopteristernifloraMaxim.的全草。

  直立亚灌木,高15~70厘米。常自基部分枝,枝四方形,密生灰白色向下弯曲的柔毛。单叶对生;叶柄长0.2~1.5厘米;叶片纸质,卵形至长卵形,长1.5~4厘米,宽1~3厘米,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边缘具规则锯齿,两面均被柔毛和腺点,背面尤密集。聚伞花序腋生,花序梗通常3花,偶为1或5花;花柄具锥形细小苞片;花萼钟状,5裂,裂片披针形,两面均被柔毛和腺点;花冠紫红色至淡红色,先端5裂,二唇形,裂片全缘,下唇中裂片较大,圆形,外面被疏柔毛和腺点;雄蕊4,与花柱均伸出花冠管外;子房先端被柔毛。蒴果成熟后四瓣裂,果瓣倒卵状舟形,表面密被糙毛及凹凸网纹。花、果期6~9月。

  生于海拔~米的山坡、平地、水沟边及河边。分布于河北、山西、江西、湖北、四川、云南、陕西、甘肃等地。

  7~8月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六月寒药材茎被白色柔毛,嫩枝四棱形。叶对生。宽卵形,长约3厘米,宽约2.5厘米,边缘有粗锯齿,被白色柔毛,叶柄长约7毫米。聚伞花序腋生,花萼钟状,花冠淡紫红色,5裂,左右对称,上面4裂片相等,最下1片较大,且具紫红色斑点。以新鲜、茎叶多而质嫩者为佳。

  性平,味辛、微苦。归肺经。

  疏风解表,宣肺止咳。属解表药下分类的辛温解表药。

  内服:煎汤,用量10~15克。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主治感冒,咳嗽,百日咳,外障目翳,水火烫伤。

  有强心作用。

  全草含有甘油酯类:棕榈酸-1-甘油脂;三萜类:齐墩果酸;黄酮类:刺槐素鼠李糖苷;环烯醚萜苷;甾醇类:豆甾醇,胡萝卜苷;脂肪醇类;三十二烷醇;脂肪酸类:三十四烷酸。

  尚不明确。

  ①治外感风寒咳嗽:六月寒15克,五匹风、肺经草、风寒草、兔耳风各9克。水煎服。(《万县中草药》)

  ②治已溃淋巴结结核:路边梢鲜叶适量,捣烂加白糖外敷;或干叶研粉,凡士林调敷。(《陕西中草药》)

莲蓬

02

“A

中药莲蓬

多年生水生草本。根茎横生,肥厚,节间膨大,内有多数纵行通气孔洞,外生须状不定根。节上生叶,露出水面;叶柄着生于叶背中央,粗壮,圆柱形,多刺;叶片圆形,直径25~90厘米,全缘或稍呈波状,上面粉绿色,下面叶脉从中央射出,有1~2次叉状分枝。花单生于花梗顶端,花梗与叶柄等长或稍长,也散生小刺,花直径10~20厘米,芳香,红色、粉红色或白色;花瓣椭圆形或倒卵形,长5~10厘米,宽3~5厘米,雄蕊多数,花药条形,花丝细长,着生于托之一,心皮多数埋藏于膨大的花托内,子房椭圆形,花柱极短。花后结“莲蓬”,倒锥形,直径5~10厘米,有小孔20~30个,每孔内含果实1枚,坚果椭圆形或卵形,长1.5~2.5厘米,果皮革质,坚硬,熟时黑褐色。种子卵形,或椭圆形,长1.2~1.7厘米,种皮红色或白色。花期6~8月,果期8~10月。

广布于南北各地。

莲房lianfang

莲蓬壳、莲壳、莲蓬。

NelumbinisReceptaculum

睡莲科植物莲NelumbonuciferaGaertn的干燥花托。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果实,晒干。

呈倒圆锥状或漏斗状,多撕裂,直径5~8厘米,高4.5~6厘米。表面灰棕色至紫棕色,具细纵纹和皱纹,顶面有多数圆形孔穴,基部有花梗残基。质疏松,破碎面海绵样,棕色。气微,味微涩。

性温,味苦、涩。归肝经。

化瘀止血。属止血药下分类的化瘀止血药。

内服:煎汤,用量5~10克。外用:适量,研末掺患处或煎汤熏洗。用于崩漏,尿血,痔疮出血,产后瘀阻,恶露不尽。

对莲房中的原花青素及其生物、药理活性进行研究:初步证实了莲房原花青素抗氧化、抗肝氧化损伤、抗心肌缺血和降脂等多种功效,发现原花青素是莲房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为莲房原花青素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莲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了实验基础和理论根据。

主要含金丝桃甙,槲皮素二葡萄糖甙及小量莲子碱等。此外尚含碱水含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胡萝卜素,烟酸,维生素B1、B2、和C,槲皮素。

尚不明确,谨慎用药。

①血崩:棕皮(烧灰)、莲壳(烧存性)各半两,香附子三两(炒)。上为末。米饮调下三、四钱,食前。(《儒门事亲》莲壳散)

②治痔疮:干莲房、荆芥各一两,枳壳、薄荷、朴硝各五钱。为粗末。水三碗,煎二碗,半热熏洗。(《疡科选粹》莲房枳壳汤)

③治天泡湿疮:莲蓬壳,烧存性,研末,并泥调涂。(《海上方》)

④治黄水疮:莲房烧成炭,研细末,香油调匀,敷患处,一日二次。(徐州《单方验方新医疗法选编》)

⑤治漏胎下血:莲房,烧,研,面糊丸,梧子大。每服百丸,汤、酒任下,日二。(《朱氏集验医方》)

灵香草

03

灵香草

每天学中药

灵香草lingxiangcao

  香草、零陵香、蒙州零陵香、排草、零陵香、薰衣草、广零陵香、熏草。

  HerbaLysimachiaeFoenum-graeci

  报春花科植物灵香草Lysimachiafoenum-graecumHance.的全草。

  多年生草本。茎有狭翅状棱,老茎匐地生根,当年生茎近直立,高15~30厘米。叶互生,膜状纸质,阔卵形或椭圆形,顶端渐尖,基部下延,边全缘或浅波状;叶柄有狭翅。花黄色,有长梗,单生于上部叶腋;萼5深裂几达基部,裂片卵状披针形;花冠轮状,有5个长圆形的裂片;雄蕊比花冠短很多,花药顶孔开裂。蒴果近球形,灰白色。花期4~5月。

  生于山谷林下阴湿沃土上。分布于广东、广西和云南。

  秋季采收。拔取全株,抖净泥沙,烘干或阴干,扎成小把。不宜水洗和日晒,以免香气减弱。

  全草为不规则茎、叶混合段。根须状,棕黑色。茎细长,常稍扭曲,直径2~3毫米,灰绿色至紫棕色,不分枝或少分枝,有纵线纹及3条翅状棱,下部节上常生不定根。质稍脆,折断面三角形,黄白色。叶互生,叶片卵形至广卵形,长4~10厘米,宽3~6厘米,先端钝,基部下延,叶脉明显。有时叶腋间可见具长柄的黄花和球形蒴果,萼宿存,果皮薄,具多数细小棕黑色种子。气芳香,味微甘。

  性平,味辛、甘。归肺经

  清热、行气、止痛、驱蛔。属驱虫药。

  用量3~9克,煎服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含漱。用治鼻塞、伤风、感冒头痛、下痢、遗精、牙痛、胸腹胀满、蛔虫病。

  灵香草煎液(%浓度)在体外及鸡胚内,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经初步实验,本品总苷可能有抑制小鼠受精卯着床作用。

  干草含芳香油0.21%,油中已鉴定出59种成分,其中以十六、十七酸六氢金合欢烯酰丙酮等含量较高。

  尚不明确,谨慎用药。

  ①治感冒头痛,胸腹胀满:灵香草茎、叶9~15克。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②治蛔虫症:驱蛔虫草(灵香草)9~15克。水煎,于睡前1次内服;亦可用15~30克鲜叶,或鲜嫩枝尖切细,炖鸡蛋1次服。小儿用量减半。(《云南中草药选》)

两头尖

04

“A

UTUMN

两头尖liangtoujian

  竹节香附、草乌喙。

  AnemonesRaddeanaeRhizoma。

  毛茛科植物多被银莲花AnemoneraddeanaRegel的根茎。

多年生草本,高10~25厘米。根茎横走或斜生,呈细纺锤形,长1.5~3厘米,直径3~8毫米,暗褐色,顶端具数枚黄白色大型膜质鳞片。基生叶为3出复叶,通常1枚,小叶具柄,小叶片通常3深裂或近全裂,裂片倒卵形,3裂或缺刻状,先端钝,基部楔形,两面无毛或仅基部疏被长柔毛。花茎单一,直立,疏被长柔毛,较基生叶高,有叶状总苞片3枚,总苞片长圆形或狭倒卵形,具数个缺刻状圆齿,花单朵,顶生,萼片花瓣状,长圆形,10~15片,白色,外侧略带紫晕,两面无毛,雄蕊多数,雌蕊多数,离生,子房被长柔毛,花柱稍弯,无毛。瘦果,具细毛。

  生于阔叶林下。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等地。

  于5~6月苗枯前采挖根茎,除去地上残茎及须根,洗净晒干,或用沸水烫过晒干。

  呈长纺锤形,两端尖细,略弯曲,长1~3厘米,直径2~7毫米。表面棕褐色至棕黑色,隐约可见数个环节,具多数细纵皱纹,有的一端具1至数个短的分枝或突起。质坚脆,断面较平坦,角质样,边缘棕黑色,中央淡灰白色至淡棕褐色;气微弱,味涩略麻竦。以质硬、断面类白色者为佳。

  性热,味辛。归脾经。

  祛风湿、消痈肿。属祛风湿药下分类的祛风湿强筋骨药。

  用量1.5~3克,煎汤内服。外用:研末撒膏药上敷贴。治疗风寒湿痹、手足拘挛、骨节疼痛、痈疽肿痛。

  体外实验表明,竹节香附素A能显著抑制小鼠S和腹水型肝癌细胞DNA、RNA及蛋白质的合成;银莲花素A能够明显抑制胸腺嘧啶苷、尿嘧啶苷和亮氨酸掺入S和肝癌细胞;竹节香附皂苷Ri~Rs均有溶血作用。

  根茎含齐墩果酸,从中分离出10个皂苷和2个皂苷元:竹节香附皂苷R0、R1、R2、R3、R4、Rs、R6、R7、R8、R个皂苷,齐墩果酸和薯蓣皂苷元,并含有毛茛苷和白头翁素。

  有毒,内服用量不宜过大、孕妇禁用。

  ①治痈疽疮疡:两头尖3克,金银花30克,地丁30克。水煎服。(《山东中草药手册》)

  ②治慢性关节疼痛:两头尖3克,防风9克,牛膝12克,威灵仙12克,松节6克,鸡血藤15克,水煎服。(《山东中草药手册》)

龙骨

05

每天学中药

龙骨

龙骨longgu

  五花龙骨。

  OsDraconis。

  古代哺乳动物象类、犀类、三趾马、牛类、鹿类等的骨骼化石或象类门齿的化石。

  由磷灰石、方解石及少量黏土矿物组成。磷灰石为六方晶系隐晶质,依古代生物骨骼产出。疏松集合体中或有呈现晶体形小棒状的磷灰石,灰白色。略带油脂状,土状光泽或瓷状光泽。硬度大于指甲,小于小刀。方解石的晶体结构属三方晶系。晶体为菱面体,也有呈现柱状及板状者。常以钟乳状或致密粒状集体产出。断口贝壳状,硬度3,性脆。

  多产于山西、内蒙古、河北、河南、湖北、四川、陕西、甘肃等地。

  挖出后,除去泥土及杂质。五花龙骨质酥脆,出土后,露置空气中极易破碎,常用毛边纸粘贴。

  1.龙骨:又称白龙骨。呈骨骼状或不规则块状。表面白色、灰白色或黄白色至淡棕色,多较平滑,有的具纵纹裂隙或具棕色条纹与斑点。质硬,砸碎后,断面不平坦,色白或黄白,有的中空。关节处膨大,断面有蜂窝状小孔。吸湿力强,舔之吸舌。无臭,无味。以质硬、色白、吸湿力强者为佳。

  2.五花龙骨:又称五色龙骨。呈圆筒状或不规则块状。直径5~25厘米。淡灰白色、淡黄白色或淡黄棕色,夹有蓝灰色及红棕色深浅粗细不同的花纹,偶有不具花纹者。一般表面平滑,有时外层成片剥落,不平坦,有裂隙。质较酥脆,破碎后,断面粗糙,可见宽窄不一的同心环纹。吸湿力强,舔之吸舌。无臭,无味。以体较轻、质酥脆、分层、有花纹、吸湿力强者为佳。

  性平,味涩、甘。归心经、肝经、肾经、大肠经。

  镇心安神,平肝潜阳,固涩,收敛。属平肝息风药下分类的平抑肝阳药。

  内服:煎汤,10~15克,打碎先煎;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安神、平肝宜生用,收涩、敛疮宜煅用。主治心悸怔忡,失眠健忘,惊痫癫狂,头晕目眩,自汗盗汗,遗精遗尿,崩漏带下,久泻久痢,溃疡久不收口及湿疮。

  有一定的镇静作用,增加戊巴比妥钠催眠率;还可缩短小鼠的凝血时间。

  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磷酸钙等物质。

  湿热积滞者慎服。

  ①治好忘:龙骨、虎骨、远志各等分。上三味治下筛。食后服2g,日二。久服聪明益智。(《千金要方》)

  ②治虚劳梦泄:龙骨60克,韭子(微炒)60克。上件药捣罗为散,更研令细。每服6g,空心及晚食前以温酒调下。(《圣惠方》)

  ③治遗溺淋沥:龙骨、桑螵蛸等分为末,每盐汤服6克。(《纲目》引《梅师经验方》)

  ④治金疮出血:龙骨30克,诃子30克,白石脂15克,苎麻叶15克。上为细末,水调服之。(《普济方》神仙止血方)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kudidana.com/kddly/83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Copyright © 2012-2020 苦地胆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