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苦地胆 > 苦地胆功效 > 正文 > 正文

四川仁寿孟永怀笔耕的苦与乐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11/11 15:51:03

学第期(总第期)

笔耕的苦与乐

文/孟永怀

笔耕的苦与乐,各有各的苦乐观。实际上,这里也有辩证法,即苦中有乐,乐中有苦。

著名作家刘绍棠生前有一句名言:“写作是愚人和蠢人的事业。”多少年来,从漫长而清苦的部队到地方的文字工作中,我几乎是在无怨无悔地从事着这份“愚人和蠢人的事业”。在我看来,世上幸运的人——是那些以工作为重、为乐的人。这类人并不多,起码不如人们想象的那么多;并且“爬格子”也许是其中最少之一。从幸运这个角度来说,他们至少享受着生活中真正的和谐之乐。我觉得以工作为乐,是人们值得为荣耀,不管别人会羡慕还是蔑视,这也不足为奇,走上工作岗位,就得服从安排,听指挥,做该做也是自己想做并且应该做好的事,因为我找到了爱好生活的方式,笔耕之乐—-爬格子。

“爬格子”是件既伤神又费力的苦差事。行中人都深谙其苦,本人却是以苦为乐。入伍时,还是在机关当战士时,组织安排我做文字工作,我就下了决心:不管经历任何艰难困苦,将会坚持下去。我有信心,加上勤奋,有毅力,就一心想展纸抒笔,静心思忖,任天风长啸。于是,性灵与文字逾越了工作和生活的苦恼,思维的涌泉放纵奔流,把永久的记忆从沉淀的深睡中锤炼的感受汇集脑海,记下那些岁月痕迹中的精彩瞬间和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成败得失,品尝人生。虽然,人道沧桑,世态难古,生命的道上总是坎坎坷坷,一次次摔倒、受伤,多少次机遇都失之交臂,但我不为之所动,也并不感到惋惜,甚至将其作为我前进的动力,同样固守笔耕,说自己想说的话,读自己爱读之书,写自己爱写之字,抒自己爱抒之情,吐自己想吐的心声,用博大精深的文字浇灌、滋养自己,找到那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苦—-有孜孜以求、废寝忘食的闲言碎语,冷嘲热讽的酸。而更多的是金钱买不到的精神富有的甜。本人的苦—-是自愿的。只不过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兑现承诺:愿作一块砖,任党搬,一心做好该做的事,力求出成效,立志做一个让党和祖国及人民放心、有用的人。入伍时,我就发过誓:不管前面的路无论有多艰险,都会坚持走下去,决不会动摇。所以,对世俗冷漠惯了的人来说,什么是重要的?是官位、金钱、物质财富?也许都重要。但对爱书、爱写的人,对事物会断然处之。他有自知之明,有料事如神,能晓人生之难,晓人生之理。面对尘世,他就不为苦而悲,不为宠而欢,寂寞时不寂寞,孤单时不孤单,始终不俗,自强不息,潇洒达观,充满活力。人,要力求做一个灵魂的导师,精神的支柱。今有的人有好多金钱,也当了相当级别的官,发了财,但缺乏信仰、精气神和精神支柱,个别的道德沦丧,卖国弃民。这些人是最不踏实的人,活得提心吊胆,没有价值,有的成了人们唾弃的人。

甜—-令人欣慰的事情。说到甜,我至今没有什么表白的。通过本人努力,撰写的新闻、信息和文章,要经过精心推敲,反复修改,那怕是一个标点符号都不放过,直到自己满意才发稿,所以中稿率高,在市地级以上每年上稿率均在90%以上。我平时抽烟、喝酒的钱,都来自三天两头各媒体给寄来的不多点的稿费,多少冲淡一点穷酸的感觉。我没有因为失落和困苦而一蹶不振,也没有因为生活的刁难而丧失信心。曾经有人为机关搞文字工作的同志编顺口溜:一支秃笔,两袖清风,三更不眠,四季不休,五脏劳累,六根清静,七分忧虑,八倍小心,九大当前。说明辛苦和风险随时会伴随着你,千万要小心。只有把得失、享受、名利看得淡一些,把工作、责任、奉献看得更重一些,时刻警惕,保持一种工作状态,摆正心态,顺其自然,胸有成竹。我有时会看到别人用尽办法,“波涌向前”,轻松高升,而自己却“涛声依旧”,照样开心快乐。一生坎坷,却一直向前。要始终以一种平静、平和的心态对待别人和自己的进退升降。同等年龄、同等工龄,甚至别人还是新兵,比你官大的、说话大块大块的很多很多,比你富裕的很多很多,比你困难的更有很多很多。想憋了会生气;想开了就天高地阔,豁然开朗。我们常常祝福别人,祝一帆风顺、万事如意。其实这只是一种愿望。哪有都“风顺”,都“如意”?!世上不顺、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在某种程度上说,工作的过程比工作的结果更为重要。有好心态,就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成败得失及进退升降,就会气顺神闲,身心健康。淡泊名利,无悔辛勤,笔耕乐无穷。欣将笔杆作奉献,须知责任重如山,身处方格心坦然。我依然是“末端风格”,故令人欣慰的是我有自己的“酸甜苦辣”观和矢志不移的坚定信念。所以,份内的事、行业中的知情人,充其量认为我只是工作堆里的吹鼓手。不过我不管别人怎么说,只要心里有数,什么邪怪也压不垮。我从来就没有想借助自己能有像别人那样的聪明和才气,懂得没必要迎合生存的需要,歪门邪道、削尖脑袋去追求升官发财。我相信:人间正道是沧桑。

尽管有很多苦,也有很多感受、成果,特别是有些作品在一些单位、在党的事业中、人们心中也起了一定潜移默化影响,并发挥了作用,也感到欣慰。如今,尽管我已上了岁数,仍不懈学习,做到活到老,学到老。通过刻苦学习、钻研,进一步掌握了智能手机、电脑知识。现在,几乎都可用手机、电脑写字、打字表达心声。除为一些需要我做事的单位做好事外,写写诗词、整理文稿,觉得充实。工作一小时后,伸伸腰,踢踢腿,摸摸耳朵,也就当自己享受了一小时。每天看古人,谈今人;描自己,抒情怀;交朋友,聊感慨;看人生,想未来……不觉得枯燥。

有一位哲人说过:“人一旦受到责任感的驱使,就能创造出奇迹来。”古人云,天下事以难而废之者十之一二,以惰而废之者十之八九。巴尔扎克没有伟大的意志力,就不可能有雄才大略。作为文字工作人员,工作主动,带着耐心、恒心和诚心,对事业热情,干好自己本行,敬业心强,丰满充实地度过每一天,尽职尽责地做好让人放心、靠得住的每一件事,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业绩,实现人生价值。这是做人、写作的基础。

郭沫若说过:“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富兰克林说过:“勤奋的织女才有宽大的衣衫。”的确,做任何工作都要勤奋,不勤不行。我们都不是诗人、专业作家,也不是名牌记者,更不是具有高水平的理论家,我们只是在基层工作,生活在基层。我们写的东西要想被采用,必须靠质量,靠稿子自身说话。

恩格斯讲:“锻炼思维能力,除了学习以往的哲学,直到现在还没有别的方法。”孔丘《论语.述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说明“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关于知道的真谛。知道的要巩固提高;不知道的要勤学好问。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掐指算来,我在部队、地方的政治机关搞文字、信息调研工作四十多年,出了不少精神产品,殚精竭虑,感慨良多。江湖夜雨年灯,个中冷暖心自知。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虽然有时耕耘了未必有收获。但一定要千锤百炼,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做到“学贵与思,思贵于悟。”莫道自己学识浅,笨鸟先飞苦钻研。

有人常说,天天生活在机关里,想写篇信息、新闻、调研文章真难。我在部队机关搞了几年文字工作后,被安排到连队任职。走之前,将被报刊采用、我写的各类稿子裁剪贴在本夹里。离开机关后,部队派一名同志接替我的工作,几年后,我回到机关继续做文字工作,那位接替我工作的同志已被调走,那报剪本还在。我打开一看,本子上没有增加内容,只是那位同志在一页空纸上醒目地写下这样几个字:“世上无难事,唯有写作难。”据了解,这个同志曾写过好几百篇稿子,市(地)以上主流媒体没采用过一篇。说明其基础、勤奋、毅力,掌握的方法和技巧等不够。若无功底,没信心,没悟性,不勤奋,不留心周围的人和事,不专意,很难写出有影响的稿子,甚至有份量的“大作”。要识货,世界上所有的资料、资源若用“火眼金睛”去探索、观察、筛选、开发利用,与时俱进,就是活的、有用的,会变废为宝,会造福于人类;否则,是死的、无用的,那怕是一块金子在那里,也不容易发现。机关工作虽然单调、忙碌,要做好本职工作,还要写文稿,机关更应有有信息、新闻、文章。要善于发现,抓住有利时机,充分利用资源充实自己。只要我们多学习,善于观察,处处留心,多深入基层,多搞调查研究,多积累第一手资料,写出有特色、有代表性、有指导意义的好信息、好新闻、好文章是可以做到的。关键是看你能不能从司空见惯的现象中扑捉到有价值的东西。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有的人抱怨,说写材料是最头痛的事,宁可做苦工也不愿写稿子,自叹不是那块料。说明其信心、决心不足。搞文字工作的人,身上经常要揣一小本子,带一只笔。见到、听到好的要及时记下来。有时灵感来了,平时想不起来的一些人物事件和名言,到关键时候翻出来看一看都会用得上。每个人都有一支笔,可以用它来描绘不同的绚丽人生,找寻生活的乐趣。有人手握铅笔绘出座座高楼;有人手握钢笔,将思想写成本本人生的书;有人手握画笔,把人生描绘得五彩斑斓……多写,多练,做到千锤百炼,希望之星总有一天会降临到你的头上。

王蒙讲:“自己丰富才能感知世界的丰富;自己善良才能感知世界善良;自己坦荡才能逍遥在天地之间。”这种丰富、善良、坦荡,其实就是一种好的心态。作为机关文字人员,要适时地、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心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胸怀坦荡,心无杂念。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勤勤恳恳写作,无怨无悔为社会为人民。这就是我五十年来的追求。走过风风雨雨,坎坎坷坷,芸芸众生,不断走好人生路,撰写着自己的人之书。也许,一天就是一页,一年就是一章。人生在世,草木一秋,谁都是匆匆过客。雁过留声,人过留书,流芳百世,凡夫俗子也望冀其书世代传承。

作者简介

孟永怀(劲超),男,生于年6月,四川省仁寿县人,年12月入伍,年9月入党,在大兴安岭的中苏边界的边防部队,先后任班长、排长、连指导员、机关干事。年1月转业回仁寿县城,先后在县外贸公司、县广电局、县委办公室、县委宣传部任中层干部。年被任命为副主任干事,被县委、县政府评为首批县级拔尖人才。年被县政府聘为续修《仁寿县志》(——年)副主编。年8月退休。撰写的多篇诗文刊登在市(地)以上军内外主要媒体,多次受到部队、地方县(团)级以上表彰奖励。为《仁寿历代诗词选》《仁寿当代诗词选》编辑。著作有《劲超作品选》《劲超作品选.诗文篇》。

孟永怀本平台推发作品★二郎神·攻瘟疫(外一首)★双牌坊和节孝坊★漠河,令人神往

《绝对文学》征稿函

一、推文时间:原则上每周一三五推发作品,如遇重大节假日或平台重要活动,随时调整推出时间。二、栏目设置:平台开设:精品小说(推发优秀的短篇小说,原则上不超过字。如遇优秀的中长篇,平台可以考虑以小说连载的形式推出)精美散文(原则上不超过字的美文)诗歌精选(推发50行以下的现代诗,古体诗要确保三首,以防字数不够原创通不过)美文赏读(欣赏平台推发的优秀文章,评论文艺创作倾向、动态)专题报道(采访文学艺术界重大活动、推发优秀的作家、诗人先进事迹)想到就说(推送有的放矢的言论、杂谈、小品文)等栏目。三、投稿要求:1、本文学平台不讲关系,以质取稿,严禁抄袭和一稿多投,所有来稿文责自负(投稿作者务必添加主编)。2、因人手有限,本平台概不退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投稿15天内未刊发或未接到用稿通知,稿件可另行处理。3、稿件必须是原创作品,未在其他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kudidana.com/kddgx/46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苦地胆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