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环县柴胡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相应的,柴胡根腐病、斑枯病、蚜虫、地下害虫、野鸡等病虫鸟害也越来越重,特别是今年根腐病最严重。这可能和气候因素有很大的关系。根腐病是影响柴胡产量和品质主要因素之一。常常因高温多湿、田间积水而发,导致柴胡植株褪绿发黄,干枯而死,根部腐烂。在和农户接触过程中发现,好多农户对柴胡根腐病一点基本知识都没有,盲目种植,听天由命,致使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有必要和大家聊聊柴胡根腐病的发病原因、症状识别及防治方法,以供农户们参考。
发病症状:
柴胡根腐病会危害根系,染病后部分侧根和须根开始变褐腐烂,起初可见黑褐色斑点,慢慢变成近圆形或不规则病斑,柴胡上部生长并无异常,后期逐渐向主根扩展,根部表皮出现干裂,裂口变褐发黑,最后整个根部大部分腐烂,地上部分先萎蔫后枯死。
发病原因:
柴胡根腐病是土传病害,能在土壤中越冬,在温度适宜时,病菌菌核萌动产生侵入丝,从伤口或嫩皮处侵入根部引起发病。一般轮作的土壤可能发病较轻,第二、三年的柴胡可能因根腐病菌在土壤中积累并作为初侵染源进行往复侵染,导致根腐病发生较为普遍。
下面大家看看危害柴胡的病菌在高倍显微镜下的样子。
放大后的尖镰刀枯萎菌图片
柴胡属于多年生连茬植物,当初茬种植时,第一年,由于地里很少有病菌,所以柴胡发病轻,既使种子带菌,病菌也一时繁殖不起来,造不成大规模的危害。但随着柴胡的生长,进入第二、第三年,随着病菌的大量繁殖,再加上雨水的冲刷,柴胡的根腐病就会越来越重。这个时候农民才意识到,“哦,我的柴胡根腐病严重了”。事实上,这个时候也是柴胡根腐病最难治、最费钱的时候了,也就是说,病已经到了晚期。所以,一定要早防早治,特别是第二年,是喷药防病的关键一年!!根腐病的发生轻重程度与温度和高湿环境有关,一般5-8月遇适温、多雨、高湿的年份发病较重。柴胡根腐病菌分生孢子的最适萌发温度为20-25℃,低于10℃不能萌发,高于30℃时萌发会受影响;在相对湿度大于81%时可发病,且随着湿度的增大,病害发生越重。遇雨季积水多,不仅有利于病菌孢子萌发,柴胡根系也会缺氧,不利于根系生长发育,降低抗病能力,加重病害的发生。
在栽培过程中,偏施氮肥或水肥不足、土壤黏性大或易板结的地块,导致柴胡生长偏弱,植株的抗病能力不足,会促进根腐病的发生。这就是我一直给大家强调少用尿素的原因。
另外,根部受到地下害虫、线虫的危害后出现伤口,有利于病菌的生长和侵染,容易引起根腐病。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良种或用不带病菌的种源,带病的种子是柴胡病传播的主要原因之一,采种时要淘汰病株上的种子,播种前用温水浸种或用高锰酸钾溶液浸种消毒。
2、合理轮作,主要是选好地块,避免选用地势低洼、土壤黏性重的,可选择沙壤土,发病的田块最好不要种植,换其他作物种植,种植柴胡也不易与豆科、相近缘科植物及根茎类中药材轮作,最好是禾本科作物轮作。
3、加强栽培管理,种植时要控制好密度,即能获取高产,也能减轻病害的发生;在雨季时,要注意排水,避免田间积水,引起沤根影响根系生长;合理施肥,在二年柴胡拔节前多施磷肥,适量施用氮、钾肥,对预防根腐病有一定的效果;一旦发现病株,可及时拔除并用生石灰或多菌灵处理病穴,避免病菌传播。
4、药剂防治:给大家推荐两个配方:
配方一:在发病初期,选用30%精甲.恶霉灵(绿亨)+(绿亨6号)50%氯溴异氰尿酸(独安定)+喷施伴侣叶面肥混合喷雾,每亩地3喷雾器水。
配方二:在柴胡生长中期,选用保护剂加治疗剂,即:30精甲.恶霉灵嘧啶核苷类抗菌素+喷施伴侣叶面混合喷雾,每亩地3--4喷雾器。也可选用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等生物菌制剂灌浆防治,注意轮换用药,减产农残对药材品质的影响。
配方三:有些农户可以选择叶面追肥与防根腐病药同时进行,这样省工省时,事功功倍。下面这个是发病轻或者没有发病的加叶面肥配方。
配方四:下面这个是发病重的田块根腐病加叶面肥配方
总之,柴胡根腐病在预防的时候一定要突出一个“早”字,早预防,早治疗。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一旦预防不及时,导致大面积发生,就很难控制。
专业的事交给专业人去做,专业的问题
去找专业的人去解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