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情况下,那些练得很猛的人,肌肉肯定长起来也是比别人快的。
如果肌肉不大、健身效果不好,那么就是因为不忌口以及激素分泌有问题。
但是,不要骄傲,确实有些努力叫“抹杀式努力”、“无用式努力”。
或者叫“虚假行为”。
那么接下来就盘点4个比较常见的健身虚假行为,加以避免,健身效果才会更好。
假重量
这个你可能听过,举几个例子来说。
“假如深蹲重量很大,但是蹲不到底部,那么就算是假重量。”
“假如卧推重量很大,但是胸肌感觉不到发力,就算假重量。”
“假如能做负重引体,但是下巴不过杠,就算是假重量。”
是这样吗?自以为是而已。
浅蹲、半蹲自有它的好处,大重量半蹲是非常有效的一个练腿手段。
卧推突破的时候,感觉不到胸肌发力是正常的,你要是感觉到了,就说明不算突破。
引体向上大重量配合宽距,背部肌肉张力太强,关节本身活动度会受到限制,是正常的。
那么什么才叫假重量?
就是你执行了一段时间,还是搞不定的重量,才叫假重量。
大重量下,你能做半蹲,深蹲5次后,你能够熟悉,那么就没事。但是你练了5次腿之后,还是感觉这个重量不熟悉、不习惯,你就要退回去。
大重量卧推,感觉不到胸肌发力没关系,但是你经常晃、手臂抖,5次之后还是这样,就要降低重量。
这里顺带提一个街头健身动作,俄挺冲肩,你冲肩幅度太大了,手臂伸不直。5次之后还伸不直,就不能冲那么狠。
这里说的5次,指的是5次循环,比如一周一循环,就是5周时间。
假次数
假次数也是很常见的。比如说我做了20次引体向上,但是很多人说我:
“你这顶多算15次,后面5个不标准。”
我这算是假次数吗?
这个可以算也可以不算,从耐力方面来讲,不标准就不标准,无所谓,反正耐力练到了。
所以符合目标,那么这就不算假次数。
但是从增肌效果来看,后面几次明显背部发力有问题,那么这就算是假次数。
所以这要看你的目的。
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高次数训练,是比大重量训练更容易受伤。
因为力竭、超越力竭,受伤几率是非常高的。
这个要格外注意。
所以偶尔进行一次高次数训练是完全可以的,但是平时训练,高次数的前提是动作标准。
假容量
容量你可能没听过,一般容量的单位是公斤。
容量=重量*次数*组数。
但是一般情况下,别人问你练了多大容量,你要回答组数。
“练了20来组。”
假容量就是什么意思?就是你的训练组数和时间太多了,以至于超过了身体负荷能力。
一般大肌群的训练容量是20组左右,小肌群训练容量是6-15组左右。
所以你练胸肌练了30多组、两个多小时,那这就练多了,营养补充到位的话没事,营养不够的话,增肌效果可能会更差。
假如你练了三个小时的胸肌、50多组,那这样会怎样?
会导致你训练期间全身肌肉流失,同时胸肌恢复速度变慢、营养需求变大。
更重要的是,你的关节和小肌群,可能就在一两天之内动不了了,严重影响训练状态。
所以平时训练容量,控制在90分钟左右,整体组数30组左右。
假标准
最后一个就是很多人,穷讲究。
就是啥也不是,但是说起动作标准,头头是道。
引体向上要下巴过杠。
俯卧撑要胸肌触地。
杠铃划船背部要与地面平行。
硬拉不能砸地板。
深蹲要大小腿互相接触。
你要是没有听过上面这些说法的话,那真的叫幸免于难。
因为这些标准你做到了,训练效果不会有太大改善,做不到也没什么关系,这就叫假标准。
我听过这样一句话:
“脱离了强度的动作标准,不叫标准,叫示范、叫表演。”
所以这些标准你要是都做到了,那么你的训练强度是上不去的。
刚开始挑战大重量、刚开始执行高次数、刚开始接触新的动作,真的动作标准都执行不了,还讲究这些?
所以不要被所谓动作标准而拖累。
好,以上就是健身常见的4大“虚假行为”,很多人练的时候就经常被这些东西拖累了。
导致健身效果一直不好,那么回归真实,自己总结,才是真正的变强之道。
想了解更多更健身知识吗?
长按图片识别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kudidana.com/kddyf/4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