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小满时间
年05月20日21:49:09
农历:四月(大)廿八
小满时,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故称小满。
《归田园四时乐春夏二首》
宋·欧阳修
南风原头吹百草,草木丛深茅舍小。
麦穗初齐稚子娇,桑叶正肥蚕食饱。
老翁但喜岁年熟,饷妇安知时节好。
野棠梨密啼晚莺,海石榴红啭山鸟。
田家此乐知者谁?我独知之归不早。
乞身当及强健时,顾我蹉跎已衰老。
最佳采收期,中药材的成熟是指药用部位已达到药用标准,符合国家药典规定和要求。
适时采收是保障中药材品质的关键!
我们将根据不同时节及最佳采收期介绍不同的中药材。
小满前后天气炎热、湿气渐重,素有脾胃虚寒的人群耐不住炎热而贪凉食冷,就容易出现暑湿外感。
中医认为生姜能温中散寒驱湿,建议这类人在饮食中注意适当吃些生姜。其次,常按揉足三里穴(外膝眼下四横指处)与丰隆穴(小腿前外侧,距胫骨前缘二横指处),也有利于人体水分的运行和排泄。
另外要勤换衣服,穿着要尽量宽松舒适、吸汗透气,以免湿气郁积在皮肤,诱发湿疹、痱子等皮肤病。
金银花,5~6月间,在晴天清晨露水刚干时摘取花蕾,摊席上晾晒或阴干,并注意翻动,否则容易变黑。忌在烈日下曝晒。以花未开放、色黄白、肥大者为佳。
金银花,为忍冬的花蕾,既是美丽的观赏花木,也是重要的药材。
花初开时为银白色,后变成黄色,一棵树上同时开着两色花朵,新旧参差,黄白相间,故名金银花、二花或鸳鸯花。
01
素有“药铺小神仙”美名的黄白小花蕾-你值得拥有
——金银花
金银花全草均可入药,素有“药铺小神仙”的美名,但以花蕾的清热解毒功效较佳,故有“圣药”之誉。
本品甘寒,清热解毒,散痈消肿,为治一切内痈外痈之要药。治疗痈疮初起,红肿热痛者,可单用本品煎服,并用渣敷患处,亦可与皂角刺、穿山甲、白芷配伍,如仙方活命饮;用治疔疮肿毒,坚硬根深者,常与紫花地丁、蒲公英、野菊花同用,如五味消毒饮;用治肠痈腹痛者,常与当归、地榆、黄芩配伍,如清肠饮;用治肺痈咳吐脓血者,常与鱼腥草、芦根、桃仁等同用,以清肺排脓。
金银花
忍冬花(《唐本草》),银花(《温病条辨》),鹭鸶花(《植物名实图考》),苏花(《药材资料汇编》),金花(《江苏植药志》),金藤花(《河北药材》),双花(《中药材手册》),双苞花(《浙江民间草药》),二花(《陕西中药志》),二宝花(《江苏验方草药选编》)。
为忍冬科植物忍冬的花蕾。
甘,寒。
归肺、心、胃经。
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
内服:煎汤,3~5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
脾胃虚寒及气虚疮疡脓清者忌服。
①预防乙脑、流脑:金银花、连翘。大青根、芦根、甘草各三钱。水煎代茶饮,每日一剂,连服三至五天。(《江西草药》)
②治太阴风温、温热,冬温初起,但热不恶寒而渴者:连翘一两,银花一两,苦桔梗六钱,薄荷六钱,竹叶四钱,生甘草五钱,荆芥穗四钱,淡豆豉五钱,牛蒡子六钱。上杵为散,每服六钱,鲜苇根汤煎服。(《温病条辨》银翘散)
③治痢疾:金银花(入铜锅内,焙枯存性)五钱。红痢以白蜜水调服,白痢以沙糖水调服。(《惠直堂经验方》忍冬散)
④治热淋:金银花、海金沙藤、天胡荽、金楔子根、白茅根各一两。水煎服,每日一剂,五至七天为一疗程。(《江西草药》)
⑤治胆道感染,创口感染:金银花一两,连翘、大青根、黄芩、野菊花各五钱。水煎服,每日一剂。(《江西草药》)
⑥治疮疡痛甚,色变紫黑者:金银花连枝叶(锉)二两,黄芪四两,甘草一两。上细切,用酒一升,同入壶瓶内,闭口,重汤内煮三、二时辰,取出,去滓,顿服之。(《活法机要》回疮金银花散)
⑦治一切肿毒,不问已溃未溃,或初起发热,并疔疮便毒,喉痹乳蛾:金银花(连茎叶)自然汁半碗,煎八分服之,以滓敷上,败毒托里,散气和血,其功独胜。(《积善堂经验方》)
⑧治痈疽发背初起:金银花半斤,水十碗煎至二碗,入当归二两,同煎至一碗,一气服之。(《洞天奥旨》归花汤)
⑨治一切内外痈肿:金银花四两,甘草三两。水煎顿服,能饮者用酒煎服。(《医学心悟》忍冬汤)
⑩治大肠生痈,手不可按,右足屈而不伸:金银花三两,当归二两,地榆一两,麦冬一两,玄参一两,生甘草三钱,薏仁五钱,黄芩二钱。水煎服。(《洞天奥旨》清肠饮)
⑾治深部脓肿:金银花、野菊花、海金沙、马兰、甘草各三钱,大青叶一两。水煎服。亦可治疗痈肿疔疮。(《江西草药》)
⑿治气性坏疽,骨髓炎:金银花一两,积雪草二两,一点红一两,野菊花一两,白茅根一两,白花蛇舌草二两,地胆草一两。水煎服。另用女贞子、佛甲草(均鲜者)各适量,捣烂外敷。(《江西草药》)
⒀治初期急性乳腺炎:银花八钱,蒲公英五钱,连翘、陈皮各三钱,青皮、生甘草各二钱。上为一剂量,水煎二次,并分二次服,每日一剂,严重者可一日服两剂。(《中级医刊》(3):,)
⒁治乳岩积久渐大,色赤出水,内溃深洞:金银花、黄芪(生)各五钱,当归八钱,甘草一钱八分,枸橘叶(即臭橘叶)五十片。水酒各半煎服。(《竹林女科》银花汤)
⒂治杨梅结毒:金银花一两,甘草二钱,黑料豆二两,土茯苓四两。水煎,每日一剂,须尽饮。(《外科十法》忍冬汤)
⒃解农药(、、等有机磷制剂)中毒:银花二至三两,明矾二钱,大黄五钱,甘草二至三两。水煎冷服,每剂作一次服,一日二剂。(徐州《单方验方新医疗法选编》)
1.《本草通玄》:金银花,主胀满下痢,消痈散毒,补虚疗风,世人但知其消毒之功,昧其胀利风虚之用,余子诸症中用之,屡屡见效。
2.《本草正》:金银花,善于化毒,故治痈疽、肿毒、疮癣、杨梅、风湿诸毒,诚为要药。毒未成者能散,毒已成者能溃,但其性缓,用须倍加,或用酒煮服,或捣汁搀酒顿饮,或研烂拌酒厚敷。若治瘰疬上部气分诸毒,用一两许时常煎服极效。
3.《本经逢原》:金银花,解毒去脓,泻中有补,痈疽溃后之圣药。但气虚脓清,食少便泻者勿用。痘疮倒陷不起,用此根长流水煎浴,以痘光壮为效,此即水杨汤变法。
4.《滇南本草》:清热,解诸疮,痈疽发背,丹流瘰疬。
5.《生草药性备要》:能消痈疽疔毒,止痢疾,洗疳疮,去皮肤血热。
6.《本草备要》:养血止渴。治疥癣。
7.《重庆堂随笔》:清络中风火湿热,解温疫秽恶浊邪,息肝胆浮越风阳,治痉厥癫痫诸症。
8.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治外感发热咳嗽,肠炎,菌痢,麻疹,腮腺炎,败血症,疮疖肿毒,阑尾炎,外伤感染,小儿痱毒。制成凉茶,可预防中暑、感冒及肠道传染病。
02
推荐药膳:金银花炖鸭汤
配方:
老雄鸭1只,金银花40克
制作:
老雄鸭去毛及内杂,洗净,切块,放大砂锅内加水及调料,投入金银花。炖熟佐餐。
功效:补虚养阴,用于体虚发热、虚热咳喘、肾炎水肿。
会员单位
深圳市和顺堂医药有限公司
精品中医药
就在您身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