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服务热线
于亮
鹅传染性浆膜炎首要出现在秋冬之交和春夏之交,主要以1~8周龄的雏鹅为主,尤以2-3周龄雏鹅易感,8周龄以上的大鹅很少发病。此病具有传染性,发病原因多种,首要是经呼吸道或皮肤伤口感染,也可通过种蛋垂直传达。发病率和去世率都很高。
案例分享养殖情况:李大哥刚开始做养殖,养了只鹅,目前2个多月了,近期发现,鹅的精神不振,缩颈翅垂,食欲减少。眼鼻流出浆液性或黏液行分泌物,干枯后堵塞鼻孔,轻度咳嗽和打喷嚏,粪便稀薄成绿色或黄绿色。
临床症状:腿软无力,站立不稳或不愿走动,并有摇头、昏迷、抽搐等神经症状。不能吃料饮水,头颈歪斜、倒退,颈部和两腿伸张,倒地抽搐死亡。
配药方案:诊断为鹅大肠杆菌浆膜炎,考虑病情发展比较快,而且综合考虑减少的损失,建议用药鸣瑞生物复方纯中药浆杆消(兑水斤)+鸣瑞佳(兑水斤)集中三小时饮用连用4天。
回访:用药三天,当我们回访李大哥的用药情况时,李大哥用了正常的量,就看到治疗的效果很明显,病情控制住了,鹅没有死亡的了,前两天拌好料鹅也不过来吃,现在把料一放,鹅就都跑过来吃料了,李大哥非常的满意,本来一直担心药的效果,害怕遇到假药,病情控制不住还耽误病情,现在看着鹅好了,悬着的心最终放下。
发病因素该病的发生、流行以及引起的危害水平主要受到细菌感染和应激因素的影响。鹅群进行较好的饲养管理和环境卫生良好往往呈散发,且通常为慢性经过。如果气候过于寒冷,阴雨较多;饲养密度过大,舍内通风较差,垫料过于潮湿且没有适时进行更换,场地比较肮脏、潮湿;育雏室转入到育成舍饲养,即饲养温度从较高水平变成较低水平,或者舍内饲养放到舍外或者池塘内饲养;饲料搭配比例不合理,含有较少的微量元素及维生素;受到运输应激的刺激;之前感染其他病原微生物或者出现并发感染等,都能够引起该病,还会加重病情。另外,该病还可能并发病毒性肝炎、禽出败、沙门氏菌病、大肠杆菌病、变形杆菌病、曲霉菌病、葡萄球菌病。
浆膜炎与大肠杆菌,鉴别诊断大肠杆菌病,病鹅常以肝脏肿大、出血和脑壳出血,以及坏死灶为特征。本病以心包炎、肝周炎和气囊炎为特征。镜检时,大肠杆菌较大,大小不一致,而本病原呈卵圆形小杆菌,比较均一。本病原不能在麦康盖琼脂培养基上生长。巴氏杆菌能引起各种日龄的鹅发病,青年鹅和成年鹅发病率比幼年鹅高,而本病原仅引起7周龄以内的鹅发病,7周龄以上者很少发病。巴氏杆菌病以肝脏呈灰白色坏死灶和心冠脂肪出血为特征,而本病常与浆膜炎混合感染以心包炎、肝周炎和气囊炎为特征。
浆膜炎的病理变化本病特征性病理变化是浆膜面上有纤维素性炎症渗出物,以心包膜、肝被膜和气囊壁的炎症为主。心包膜被覆淡黄色或干酪样纤维素性渗出物,心包囊内充满黄色絮状物和淡黄色渗出液。肝肿大,肝包膜增厚,呈灰白色,易剥离,有的肝有出血斑点,胞浆液增多,呈淡黄色。气囊混浊、增厚,气囊壁上附有纤维素性渗出物,胆囊明显增大,胆汁增多,脾肿大。鹅胰腺有出血点,肾脏出血,输尿管有白色尿酸盐沉积,十二指肠黏膜出血,内有大量白色或绿色稀粪,脑膜及脑实质血管扩张、淤血。
案例养殖情况河北李老板养殖的只肉鹅,鹅在23日龄出现腿软瘫痪,前期得了浆膜炎没有治疗彻底这次又出现拉黄白稀粪,共济失调,蹲伏,头脚往,有明显高热发烧等迹象且死亡后头脚往后伸,口流粘液。把手里的氟苯尼考+黄芪多糖饮水,投上死亡基本控制,停药后过两天,突然死亡加重,再投药效果不明显。
王老板找当地的兽医给看过后,当地兽医诊断是副黏病毒,给他留下的感冒退烧和大肠杆菌的药,投上几天效果还是不明显,一次偶然机会在我们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kudidana.com/kddyf/3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