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苦地胆 > 苦地胆性味 > 正文 > 正文

重阳养生三法头凉,脚暖,腹勿满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12/11 11:39:48
北京哪个医院治白癜风好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

寒露过后四天便就要过九九重阳佳节了,而说起重阳节的来历,主要是因为重阳当天为农历九月九日,那么九这个数字又有什么含义呢?

其中《易经》就曾记载道:“阳爻为九”,即古人认为九为阳数,所以我们不难看出,在农历九月九日中,正包含重叠了两个九字,也既因此九月九日即被古人命名为重阳节。

且在古代,古人以为数字中的九为众数之“最”,且同时也代表了人中之“极”,所谓“九五之尊、三六九等”皆由此而来;我们要知道古代的权力之极为皇帝,而人寿之极则被称为“期颐”。

所以每逢重阳节历代帝王都会在当天举办家宴、祭祖、祈福等重大活动,同样在民间,大江南北的百姓们也会聚集在一起为老人庆贺长生,并祝福他们能长寿圆满,且一旦时间临近重阳佳节,古时亲友也会争相从外地返乡来踏青饮宴,而赶不上与家人团圆的人群中,正有那位写下了“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王维。

说起“茱萸”,可谓大受我们中国老百姓的欢迎,每逢重阳,便能看到家家户户争相插起茱萸,而说起重阳为什么也要插茱萸。

这是因为重阳节已为寒露之后,彼时中国的大部分区域已感受到了晚秋初冬的寒意,因此为了御寒驱邪,百姓们便会在屋外房门挂上茱萸,同时在明代以前,当辣椒尚未传入中国时,重阳当天的百姓们还会用茱萸入菜,以取其辛辣来驱散寒意,温暖身心。

重阳之时:吃喝起居要讲究

说起重阳节当天的吃喝起居讲究那可多了去了,首先第一个著名习俗便是戴插茱萸,如《风土记》所记载:“是月(农历九月)九日,采茱萸插头鬓,避恶气而预初寒。”

因为古时辣味来源不足,古人能在自然界获得的辣味基本只限于:葱姜蒜韭,而茱萸算是其中辣味较足者,所以古人认为佩戴带有辣味的茱萸能起御寒的作用。

其次《西京记》曰:“九日配茱萸,饵糕,饮菊花酒,令人寿长。”除了戴茱萸出门的老传统,古人还会在重阳当天吃“饵糕”饮菊花酒,这里的“饵糕”其实就是重阳糕,它又名桂花糕。

以前常见于江浙沪地区,但如今已经不怎么流行了,相传在上古重阳糕本是一种祭祖用的糕点,因此在重阳节当天吃重阳糕,一是应了重阳祭祖之俗;二是还能感怀逝去的亲朋以体会现在的美好。

再者说起这个菊花酒,菊花酒在古时也被称为“长寿酒”,因其味清凉甜美,且多产于重阳佳节前后,故自古便是重阳节当天必饮的佳品,且菊花酒也很早被古人认定为是可以祛灾祈福的吉祥酒。著名如陶渊明这样的大诗人亦对菊花酒留有:“酒能祛百病,菊解制颓龄”的赞美。

而关于菊花《食疗本草》曾记载重阳当天古人会:“(九月九)采甘菊与茯苓,食之令人不老”,所以往往在重阳当天,古人除了赏菊庆寿外,还会在宴后吃一碗金菊茯苓粥,中医认为茯苓味甘、淡、性平,而食甘正也应了《孙真人》中:“(农历九月)宜坚苦增甘,补肝益肾,助脾滋胃,养元气”的说法。

因此重阳当天我们得注意要记得脾胃的调理,少吃酸苦之物,古人认为脾主运化,脾健则胃强,胃强则元气旺。

最后“秋风起,鸭子肥。”重阳节之时正也是肥鸭上市的大好时节,中医认为:“(鸭肉)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补血解水,养胃生津。”所以不妨在重阳家宴时上一道滋补鸭汤,鸭肉既能对抗秋燥,同时也是一道极好的秋膘上品。

重阳以后:记得“头要凉,脚要暖,肚子要不满。”

九月九日,彼时春夏旺盛的阳气已彻底地出现了衰退之象,说白了就是要彻底转凉了,此时不仅南方多地会感受到明显的温度下降,同期的北方早已是阴气大盛,寒风多发了,为此重阳当天大家踏青饮宴之时,请务必要注意身体的保暖情况。

如《孙真人》一书中所说:“九月阳气已衰,阴气大盛,暴风数起,切忌贼邪之风,勿冒风霜,无恣醉饱。”所以重阳当天最好的状态就是要“头要凉,脚要暖。肚子要不满”

头要凉

首先头要凉,即在重阳当天,我们得让头部去适应和感知外部温度的变化,所谓:“头为诸阳之会”,即身中阳气集中之处,为此这个阳气旺不旺取决于你是否能适时敲打它,有时候敲打的好,这个阳气受到了“锻炼”就会温暖你一个冬天,而敲打不好就会反而使得阳气衰弱。

这套头部按摩操,可以帮助我们激发阳气,使头部的气血流通更畅。

1.从额头的发际线处向头顶按摩,手指可以稍稍用力,让头皮有轻微的压力感。

.五指并拢,放在头部两侧,手指一边画圈,一边从额前的发际线处按压到耳际处。

3.手腕按压两侧额,从内向外,1次按压坚持10秒左右,重复按压6~8次。

4.从内向外,从下向上做头顶按摩。将五指张开,用手指抱住头部,用指腹按照从内向外的画圈手势按摩头皮。

5.按摩颈部后方。双手交叉放置在脑后,然后用大拇指的指腹从颈肩处向上按压至发际线处。

所以在重阳时,温度恰好适合我们露头受凉以锻炼阳气,但是如果当天有大风或者雨雪天气,又或者所在地区过于寒冷的话,还是建议及时戴上暖帽以御寒防冷。每天做一做头部的舒缓按摩,放松又升阳。

脚要暖

其次脚要暖:中医认为脚为经络之交,且又因为脚离心脏最远,往往会出现供血不足而寒冷,所以如果寒气入侵严重,那么就会让身体的各处经络出现不通畅的情况。

因此记得在重阳节或是重阳节以后都要尽量增厚鞋跟和鞋底,以隔绝地面阴寒之气,同时也要记得去穿高袜以保护脚踝,如果睡觉时容易出现手脚冰冷的情况,那么则最好在睡眠的时候多泡泡脚。

我国泡脚的历史已有数千年,最早记于《肘后备急方》,从汉朝开始,把草本植物加入到水中泡脚,也是作为一种新兴的养生方法在民间盛行。

正所谓“富人吃补药,穷人泡泡脚。”泡脚是养生的关键,不仅能够驱寒暖足,还能清一清体内沉积的毒素垃圾。

尤其是最近秋雨频繁,一不小心就受了寒,这时候回到家,打上一桶热水,将双脚放入,一股暖流顺着我们的脚底,漫延到全身,感觉体内的寒气呼呼往外冒。

秋冬燥气重,除了身体受寒,我们的情绪却容易暴躁,很多烦心事在此时也会被放大,让人坐卧不安,我们在泡脚时,不妨在水中加入一味草本,最能安抚情绪,舒达肝气,同时还有加强驱寒理气的效果。

这味草本便是柴胡,像咱们平时脾气大的,压力大的,总是睡不安稳,以及女性的更年期坐立不安,总是想得太多,想出来郁结和气结的,都适合用它来泡泡脚。

柴胡疏肝散中,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性微寒,归肝胆经,疏肝解郁,升举阳气。我们的肝是调节全身气机的,输布精气和津液,还能调节脾胃之气的升降以及人的情志,故而想要肝脾安,情志舒畅,那么疏肝在秋冬时节一定要做。

可以把柴胡剪碎后,煮一煮,将水连同柴胡倒入泡脚桶中,若是想泡脚解郁行气养阴的效果更好,那边要将柴胡和别的草本搭配着使用,其中千古经典名方柴胡舒甘散,最为出名。

这个方子中配以柴胡、芍药、陈皮、川穹、香附、枳壳、灸甘草这几味草本,柴胡舒肝理气及解郁自不必说,还有陈皮帮助我们行气,去除体内的胀满不适,总是感觉胸部闷闷的,腹中有股气流窜在胸腹之前,那么加入陈皮准没错,帮助身体把腻滞之气给化解掉。

川穹行气开郁;香附辛行苦泄,同时又有宁心安神之用;枳壳可以帮助疏通我们体内的浊气;芍药则是实脾御肝;灸甘草这味“和事老”,可中和其他几味草本的性味,使之相互搭配协作的更好。

若是觉得自己搭配剂量麻烦,可以试试这款搭配好的柴胡舒甘散泡脚包,里面将这一种草本研磨后封入无纺布包内,使用起来更加方便,研磨碎更利于草本发挥出其本身的效力。

柴胡舒甘散泡脚包点击购买

泡脚时,记得提前将这个泡脚包放入锅中加水煮上十几分钟,待里面的草本精华大部分都融入到水中后,就可以一起倒入泡脚桶中进行泡脚了,水位最好高过脚踝,温度控制在45度以下即可,不可太凉也不可太烫。

煮后浓郁的草本味道,让人安心、静心,泡着泡着,脚暖暖的,感觉这股热流流淌全身,特别舒服,坚持一个月,会发现我们的情绪变得和缓,没有那么焦躁、不安,既能解郁理气,又能温暖全身,每晚睡前,坚持泡一泡。

肚子不要满

最后肚子要不满:因为秋风已至,所以人们的胃口开始渐渐旺盛并开始去“贴秋膘”,但有时候这个“膘”往往还没贴成身体就已经受了了。

这可能是因为吃的太撑的缘故,如果我们在秋天吃的太撑,大量的气血便会集中于胃,这样一来身体抵御寒冷的血气就会减少,因此便会大大增加受凉感冒的几率。

所以每餐之后不妨多做做运动,如《灵剑子》中就有一个消食健脾的方法:“九月十二日后用,补脾。以两手相叉于头上,与手争力,左右同法行之。

疗脾脏四肢,去胁下积滞气,使人能食。”这个动作的要点即是让双手手指交叉在一起,然后举过头,向左右用力伸展,古时道家认为这个动作有助于脾脏和四肢的恢复,并促进积食消化和增加胃口。

倘若真的吃多吃撑,或是秋膘贴的太过导致腹满撑胀,则也可以食化之,《神农本草经》中就记载这么一种能吃的东西,“主泄利”,《滇南本草》中也称赞其“宽中健脾。”特别适合肚子满满,又撑又胀者食用。

这味好物便是鸡内金,鸡内金是鸡胃中一层黄色的角质壁,多为不规则长椭圆形的片状物,有明显的波浪皱纹,表面金黄或是黄褐色,老鸡的内金则微微发黑。味道微腥,尝起来略苦。

提到它肯定有很多朋友不陌生,而且偶尔会添加在饮食中,不光咱们老一辈的朋友们喜欢用它,我们的近代国医泰斗张锡纯,也非常擅用鸡内金帮助人调养脾胃,鸡内金能泄能补,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健脾养胃之食。

张锡纯曾对它大有赞赏,并在《医学衷中参西录》里说,“鸡内金,鸡之脾胃也。中有瓷石、铜铁皆能消化,其善化瘀积可知......用鸡内金不但能消脾胃之积,无论脏腑何处有积,鸡内金皆能消之。”

很多人都喜欢把鸡内金添加在汤中或粥中食用,但味道上却盖不住鸡内金的腥苦味儿,小朋友们则不喜食,今天便分享一种鸡内金焦馍的做法,酥脆飘香,老人孩子吃了都停不下来,越吃这脾胃越舒服。

做法:准备小麦粉、炒熟的鸡内金、炒熟的黑芝麻白芝麻和山药粉、盐若干。就和平时和面做饼一样,把小麦粉与鸡内金、山药粉和成面团(喜欢略带点咸口就加点盐),揪成一个个小剂子,擀成面饼,沾上芝麻,放入锅中烙熟即可。

饼越薄越酥脆,刚出锅时最好吃,带着浓浓的麦香和芝麻的焦香,吃着就食欲大开。倘若平时太忙无暇顾及,可以试试这款现成的鸡内金山药饼,开袋即食,吃撑了吃多了,或是孩子挑食没胃口,都可以随时来上这么一两片。

鸡内金山药饼点击购买

这款鸡内金饼中,除了鸡内金、山药粉、黑白芝麻、小麦粉、盐外,还添加了祛湿浊的茯苓粉,对于去除脾胃厌恶的水湿也有帮助,湿气困脾,让脾气无法正常运化。除此之外,再无别的添加,特别天然健康,小孩子老人都能安心食用,没有烂七八糟的添加剂,防腐剂。

鸡内金清瘀,茯苓祛湿,山药健脾,芝麻又养阴养肾气,这么一来,这些食材相互搭配,让脾胃运化能力逐渐加强,而且有了芝麻醇香的滋味,可以很好掩盖住鸡内金的苦涩味和腥味。

吃着就是芝麻香和麦香,酥酥脆脆的,一掰即碎,老人孩子都特别喜欢。每片都是独立小包装,干净卫生,也不必担心吃不完造成浪费。

重阳时节,切记做好饮食起居的调整,秉承头要凉,脚要暖,肚子要不满的养生原则,养好身体,健健康康与家人团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kudidana.com/kddxw/8251.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苦地胆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