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苦地胆 > 苦地胆来源 > 正文 > 正文

打造晋药品牌,造福三晋人民晋产道地药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8/14 16:16:22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和中共山西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体会议重要精神,推进建设中医药强省,进一步打造晋药品牌,造福三晋人民,省卫生健康委联合工信、农业、市场、林业、药监等部门开展了“十大晋药”遴选工作。经专家论证、部门研讨等环节,征集了黄芪、党参等30个候选品种。为广泛听取各界人士意见,特开辟专栏开展晋产道地药材介绍。并于近期进行网络投票,欢迎大家积极参与。

远志

小草、细草、小鸡腿、细叶远志、线茶。

本品为远志科植物远志或卵叶远志的干燥根。春季出苗前或秋季地上部分枯萎后挖取根部,除去残基及泥土,阴干或晒干。趁新鲜时,选择较粗的根用木棒搂松或用手搓揉。抽去木心,即为“远志筒”。

生向阳山坡或路旁。

呈筒状,中空,拘挛不直,长3~12cm,直径0.3~1cm。表面灰色,或灰黄色。全体有密而深陷的横皱纹,有些有细纵纹及细小的疙瘩状根痕。质脆易断,断面黄白色、较平坦,微有青草气,味苦微辛,有刺喉感。

苦、辛,温。归心、肾、肺经。

安神益智,交通心肾,祛痰,消肿。用于心肾不交引起的失眠多梦、健忘惊悸、神志恍惚,咳痰不爽,疮疡肿毒,乳房肿痛。

临汾和运城地区。

全省远志的总面积共有9.99万亩。

柴胡

地熏、茈胡、山菜、茹草、柴草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北柴胡”及“南柴胡”。春、秋二季采挖,除去茎叶及泥沙,干燥。

生于干燥草原,向阳山坡及灌木林缘等处。

北柴胡:呈圆柱形或长圆锥形,长6~15cm,直径0.3~0.8cm。根头膨大,顶端残留3~15个茎基或短纤维状叶基,下部分枝。表面黑褐色或浅棕色,具纵皱纹、支根痕及皮孔。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显纤维性,皮部浅棕色,木部黄白色。气微香,味微苦。

南柴胡:根较细,圆锥形,顶端有多数细毛状枯叶纤维,下部多不分枝或稍分枝。表面红棕色或黑棕色,靠近根头处多具细密环纹。质稍软,易折断,断面略平坦,不显纤维性。

辛、苦,微寒。归肝、胆、肺经。

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宫脱垂,脱肛。

大同市、长治市、晋城市和运城市地区。

全省柴胡的总面积共有36.92万亩。

黄岑

山茶根、黄芩茶、土金茶根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后撞去粗皮,晒干。

生于草原、高燥砾质的山坡。

本品呈圆锥形,扭曲,长8~25cm,直径1~3cm。表面棕黄色或深黄色,有稀疏的疣状细根痕,上部较粗糙,有扭曲的纵皱或不规则的网纹,下部有顺纹和细皱。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黄色,中间红棕色;老根中心枯朽状或中空,呈暗棕色或棕黑色。气微,味苦。

苦,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湿温、暑湿,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

全域高度适宜。

全省黄芩的总面积共有30.96万亩。

(山西综合广播全媒体记者郑烨综合编辑,图片来源: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责编:张国政制作:张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kudidana.com/kddly/73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苦地胆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