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人多郁”,是临证的客观事实。妇人为何多郁证?医家多从生活环境,家庭地位等方面寻找原因。封建社会,妇女受政权、族权、神权、夫权的支配,凡事不能自主,所欲多有不遂,因而心情抑郁,多罹郁证。然而时至今日,我国妇女获得解放已经三十多年,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地位均与男子平等,但临证所见,妇女仍多患郁证。这就不能单纯地从政治制度和社会学角度去解释,而应从妇女的生理特点去探索原因。
《灵枢·五音五味篇》说:“今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以其数脱血也。”妇人一生,自“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至“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在长达35年的时间里,每月行经;妊娠期间,虽不行经,却需以血养胎;分娩必失血;产后又需给婴儿哺乳,乳则由血所化生,无一不损伤其血。所以妇人一生不足于血。
血与精的关系非常密切,血有余则血化为精,血不足则精化为血。妇人一生常不足于血,则精常转化为血,导致精血俱不足。精与血均属阴,所以妇人阴常不足。
肝气主升,主疏泄条达,以阴为体,以阳为用。肝阴不足,则势必影响肝气的疏泄条达。妇人多不足于血,精血常亏,肝阴不足,故常使肝气失于条达,而罹郁证。
《局方》逍遥散是治肝郁之名方。方中当归、白芍养肝之阴血,柴胡、薄荷舒达肝气;又遵仲景治肝“当先实脾”之训,以白术、茯苓、炙甘草、生姜补益脾土。
景岳柴胡疏肝散,也得治肝郁之要领。方中白芍养肝阴,柴胡疏肝解郁,使肝气条达;香附、川芎理气行血以解其郁滞;肝病传脾,脾胃气滞,故以陈皮、枳壳、炙甘草理气和中。
肝藏阴血,是肝气疏泄条达的基础,阴血不足,则肝气的疏泄条达就要受到影响。妇人一生常因阴血不足而易患郁证,故治肝郁,必须以归、芍补肝之阴血而为疏泄条达的基础,在此基础上以柴胡疏肝解郁。
—THEEND—注: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科普来源:本文摘自《北方医话》,作者刘欢祖;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主编:夏洪生。;图:网络。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