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本寒而标热,故治用辛温,汗出热去;温病本热而标寒,故清热必兼透达。
—外感病重在辨表里寒热,内伤病重在辨虚实阴阳。
—张菊人先生改银翘散为银翘汤,说北方室外天寒地冻,室内却炉火不熄,如此,则寒郁于外,热固于中,银翘散中辛温的荆芥,升提的桔梗皆非其宜,当去之,加黄芩、瓜蒌,我说:此固一说也,但不可视为定例,我用银翘散,治风温初起,无汗畏风者,怕它透达之力不足,还要加葱白呢。葱白辛润,汗而不伤,和麻桂羌防不同。表解热透,我一般不用苦寒药,用白虎汤亦嫌早,常用鲜芦根、鲜竹叶,衄者再加白茅根,此名“三鲜汤”。
—沈钧儒先生的公子,感冒发热,午后为甚,倦怠,纳少,口淡,尿少,自服银翘散,药后热不退,反增便溏。外感当分六淫,当辨何邪而区别治之。区区感冒,也不是只分风寒、风热那么简单。此乃阳气不足之体,感受寒湿,湿为阴邪,治当芳香淡渗,间可用刚,凉药伤中阳,湿就更难化了。我用平陈汤合三仁汤,二剂,即汗出,尿畅,热退。
—湿温或温邪夹湿,最容易见到湿热郁遏,阳气不能通达。徒清热而热不去,湿留之故也。叶天士说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常用芦根、通草、薏米、茯苓皮、滑石、竹叶。通阳不在温,是因为湿热混在一起,热在湿中,故与杂病不同,不能用温药如桂枝、肉桂、大茴香去通阳,小便利,则湿去热孤。利小便的药味淡,所以我把它概括为“淡以通阳”四个字。
—表未解未可攻里。即使表已解,热邪入里,当清,苦寒药也不要过量,在阳气不足之体,宁可再剂,不用重剂。否则,热中未已,寒中又起,粗工之用药也。不能看“炎”字两个“火”,就攻其一点,不计其余。
—辨证论治的真谛是甚么?是“一人一方”。病同,其证也同,也未必用同样的方药,还要看体质、时令、地域、强弱、男女而仔细斟酌,不要执死方治活人。
—麻黄汤不是发汗峻剂,大青龙才是发汗峻剂。大青龙汤的麻黄是麻黄汤的一倍呢。
—石膏用量也不宜过重。药罐子有多大?那么大量怎么煎?有人动辄就用今制半斤、一斤。再说,是药总有利弊,不能只看到石膏清热之力,而不怕它伤阳损胃。
—热邪与燥屎相合,不得已而有承气之设,仲景先生于此谆谆告诫:一服利,止后服,得下余勿服。一次会诊,一小儿食滞,发热,已经用过许多抗生素无效,不食,腹胀,但鼻准光亮,一医主张用大承气,我说脾虚之质,鼻准光,必自利,不必用下,不妨消导。但他坚持,正在讨论时,护士来报,拉稀便了。
—王清任一心苦苦探索医学真谛,其精神可敬。他的活血化瘀方,如血府逐瘀汤,果是气滞血瘀,用之多效。但强调气血,将七情六淫一概抹煞,就未必有当。其方,有效者,也有不效者,未如所言之神。如说通窍活血汤可治十年、廿年紫脸印,多少付可见效,实际用之无效。
—曾见有人久病恶寒,人着单,彼着夹,人着棉,彼衣裘,冬天生着火炉,犹自呼冷。此真阳虚也。可考虑用玉屏风散,加附子、姜、枣,剂量不必太重,阳气复振,营卫和谐,或可见效。
—有人三天两头感冒,前人称为数数伤风,可用玉屏风散,营卫不调者合桂枝汤。辛温峻汗,表阳愈伤,病愈不解。苦寒则伤中阳,脾胃一倒,病变蜂起。
—肾盂肾炎,临床颇常见。因其尿频尿急,我常用五苓合二妙,加大茴香一个,琥珀五分,以解膀胱之困,肉桂只用三、五分而不宜多。
—有很多病,只宜调而不宜治。与其药石杂投,损伤胃气,不如不服药。我自己就有痰饮宿恙,多年来,我一直不服药,中西药一概不服。唯注意调饮食,适寒温而已,虽然衰弱,但又多延了一些岁月。
六十年代初,我在广东从化温泉疗养,有人来访,他有多种慢性病,终年西药、中药不离口,每次吃一大把药。而日见消瘦,饮食不思,餐后还有腹胀。我说,古人说“有病不治,常得中医”,药石杂投,本已见弱的脾胃如何负担得起?脾胃一倒,就不好办了,我建议他不妨减少用药,他顾虑重重。我让他先减一点试试,果不其然,减一点,各方面的感觉反而好一点。最后他终于甩掉了终年吃药的包袱。
希冀吃药来健康长寿,无异于痴人说梦。治病用药无非是借药性之偏,来纠正疾病的阴阳之偏。从古至今,未见有吃药长寿的。
—《金匮》论恶阻,说设有医治逆者,到了第三个月还呕吐不止的,则绝之。楼英说其意是摒绝医药,和之养之,以待胃气来复。古人说“有病不治,常得中医”,就是说,这样仍不失为一个中等水平的医生。
—要是把医生分作三等,我只能算中等之中。
—学拳三年,敢打天下;再学三年,寸步难行。孙真人也说过:学医三年,便谓天下无可治之病。行医三年,始信世间无可用之方。
—罗天益说:医之病,病在不思。医生所思的,就是辨证论治,而非其它。我坚信唯物论辨证法,不向机械唯物论投降,我也这么教我的学生。他们总怕我保守,不给他们我的秘方、验方,我说我没有什么秘方、验方,我用的都是古人的方,要秘方、验方,去查类书嘛,我教你们的是辨证论治。他们又说,辨证论治,难哪﹗我说:孙悟空七十二变,是他掌握了变的方法。不要偷懒,学嘛,没有快捷方式可走的。
—有位广东来的进修生,在门诊跟我抄方。有一天,病人少,她说:蒲老,可不可以让我给你把个脉,我说:好。诊毕,她皱着眉头,说:有结代脉,我说:是结脉?是代脉?她想了一下,说是代脉。我说你不错呀,能看出来。她说三四动止应六七,蒲老你不会出事吧?我说,那你就过六七天再看。过了六七天,她再诊我的脉,说还是那样。我说,你看,我不是活得好好的吗?痰浊瘀血阻滞心脉也会出现脉结代,未必就“三四动止应六七”。
—眩晕,有虚有实。我会诊过一位美尼尔氏病患者,先后采用过滋水平肝,熄风潜阳,泻肝和胃未愈,脉滑、苔腻,我认为其本属阴虚,标为痰热的辨证不错,用药则须斟酌。既挟痰热,便当清化热痰为主,早用滋腻,会助痰热,清泻肝火,亦非其治。我建议改用温胆汤加味而愈。
—子宫脱垂,古称阴挺,多由劳倦气虚不能固摄所致,我常用补中益气汤。补中,健全脾胃;益气,增强功能。每用加鳖头一个,炙酥入煎。
—有人说,古方中用人参的,就一定要用人参。我说不一定,仲景先生生当汉代,那时辽东尚未开发呢,故白虎加人参汤,理中汤所用人参,皆是党参。四川的泡参,也很好,其色白中带黄,其味甘淡,入脾肺经补气,加之其体疏松,补而不壅,补气而不留邪。若嫌力薄,可以多用点嘛。我在成都治一血崩妇女,大法补气摄血,泡参用至四两而效。泡参其价甚廉。梓潼凤凰山的桔梗,长卿山的柴胡,也都是很好的药。这种柴胡,叫竹叶柴胡,色绿,用茎,北柴胡用根。
—三物备急丸是仲景方。其功在攻下冷积而止腹痛。伤于生冷瓜果,积久不化,非一般消导药可效。有人病此,求治于某老,其用药,无非楂曲平胃之类,服二十剂无效。此病非攻不能去其积,非温不能已其寒,我用三物备急丸的大黄干姜,不用巴豆,改用阿魏而效。巴豆猛峻,不可轻用,即用,也要注意炮制方法去油用渣,并严格掌握用量。我有个学生,素来用药谨慎,一次处方开巴豆五分,患者服后即暴吐泻不止,所谓“一匕误投,覆水难收。”后来我调治了许久才好。
—对某些慢性疾病,我推崇煮散,即把药碾成粗末、混匀,每用五、六钱,水一盏,煮七、八分钟,去渣,适寒温饮之。一日一、二次,不伤胃气,药效也易于发挥,犹如轻舟速行也。
—便秘勿轻言泻下,如肝失疏泄,用四逆散,气机升降复常,大便自通。脾虚运化不好,我用甘麦大枣汤而效。或以这样的治法神奇,其实不过“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而已”,何神奇之有﹗
—用药要丝丝入扣,不多一味无谓的药,不少一味对证的药。
—用药丝丝入扣,不是多而杂,用药杂乱,是初涉临床者的通病。原因一是病机不明,病机不明,用药就不能击中要害。二是急于见功,这样就势必见一症用一药,甚至用几种药,这就成了唐书说的“广络原野”。三是瞻前顾后,用一味热药,怕太热,加一味凉药;用一味泻药,怕有伤,加几味补药。曾有学生治一个气喘病人不效,来找我,还说是不是没有按老师的经验加葱白,我看他的处方,一味热药,一味凉药,下面又是一味热药,一味凉药,我就问他,这是寒喘,还是热喘?他不能答,这就是病机不明,所以用药杂乱。果是寒证,用凉药岂非雪上加霜?用药杂乱,就像打架一样,你这里一拳头打出去,他那里拉着你的手,那哪能打得中?我年轻时用药也杂,后来我临叶天士医案,才发现他的用药真乃巧呀。古人说“博涉知病,多诊识脉,屡用达药。”说到达药,当然还是要向仲景先生学习。他是深知药物利弊的。不识药,对它的利弊拿不准,用一味不行,那就多用几味,想不杂乱都不成了。
文源:医品阁
精彩文章回顾
所有的失去,都会以另一种方式归来
梁启超:所有福气,都是看不见的努力
生个孩子是脑瘫,十多年后,我才知道病根在哪里
秦老师讲故事
第八集:女大学生之祸
传奇王阳明|第4集:锦衣卫的追杀
人的疾病和灾厄是怎么来的,你知道吗?
为什么现代中医出不了古代大医?
五脏应四时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冷美人”的中医治疗
中国人9种体质:9种中成药
4种疑难杂症的刺血疗法
手诊图解大全
郭生白-大医传承一-13/14-方法系统论5
修行本质究竟是什么?就是自身积聚“能量”
所谓的高档白酒,其实就是一个骗局
我忏悔了,罪业能一笔勾销了吗?
阿毗达摩轻松谈再生的本质
加纳卡阿毗旺萨尊者
玛欣德尊者《阿毗达摩讲要》第三十一讲:广大心(色界心、无色界心)
蔡礼旭老师-群书治要学习分享-
癌与爱-一个中医眼中的癌症
警惕“医学殖民主义”淡化中医特色,世界正睁开眼睛看中医!
医改的前世和来生
不用担心中医的前途,中医自有其强大生命力!
比利时“中草药肾病”案,中医师胜诉
伤寒药性解,此篇最独、最精、最透
笑话!竟然和中医谈科学?!
田松
学中医: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倪海厦:胰脏癌的罪魁祸首-人工甜食
伤寒和温病,这篇文章讲得最全
先能治病,再谈养生
这个因素会导致乳腺癌,不可忽视!
在固定位置上找穴位,是把经络学“死”了
为什么说胖人多虚,胖人多湿?
我在大学静悟中医
为什么孩子吃得越好,抵抗力反而越差?
李可老中医的声音
为什么孩子吃得越好,抵抗力反而越差?
口腔溃疡、烧伤、痔疮……你试过云南白药吗?
李辛:人们可以自我治愈,心的康复比身体康复更重要
癌症也很脆弱,不需要过度医疗!
倪海厦:几乎所有的癌症都与心脏病有关!治不好心脏病的医师是绝对治不好癌症的
从来没有见过一个民族如此使劲消灭自己的民族医学
李辛:所有的心身问题,都可以通过放松来缓解
你不是懒,而是身体太虚了!
脾虚的女人老得快,没有丑女人,只有脾虚女
万病皆伤寒,伤寒思维你必须掌握[精]
原来这个因素也会导致肥胖[精]
学好中医,必须要读几千年前的经典著作吗?
高树中
人体结构有病与康复的标准
刘力红:三分治,七分养,寒气入侵百病生
为什么大多数中国人都会湿气重?
什么病需要忌口?中医泰斗秦伯未先生的忌口学说
伤寒临床总结(重点是里面的方与证思维)
黄煌: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
刘力红:我心中的君子(糙米养生)
很多怪病都是痰湿引发的,此文把痰湿说得一清二楚
误区:牙痛牙肿,拔牙钻孔(牙医学中医)
刘力红:士当弘毅任重道远
求医在美国:用尽毕生解数,远离这帮温柔的“禽兽”
刘力红:睡眠大补阳气6大恶习让你比同龄人老十岁
倪海厦:谈七种癌之起因
倪海厦论癌:我不管肿瘤在哪里,按经方对证治疗总可解决!
体质,其是就是一种病理状态-辨证体质,指导方证
崔德强
倪海厦:"七情"与夫妻吵架不生病之间的奥秘?
为何3-5点早醒的人易猝死?和肺癌又有何关联?
医盲会误己,掌握基本医药知识很有必要!
刘力红:治疗无非重新恢复到"平人"
奶茶,饮料,它们正在毁了中国年轻人
徐文兵:从十岁到百岁的活法
徐文兵:相信仪器还是相信感觉?
升发阳气还是改变命运的好方法
曹灵勇:伤寒入门[精]
"饿"是一种养生方法
“饿瘦”不如“补瘦”!中医:补脾减肥
中医妙解疼、痛、痒、酸、胀、麻、疲、乏、饥、饿、劳、累、聪、明之病症
倪海厦:大便通,癌症饿!
一只饥饿的老虎(人生真相图)
余浩:为何老中医总是提醒要少吃水果
生病最重要的不是吃药,而是先回到正常的生活里!
现代女性身体普遍存在问题,体寒,淤血,肝郁......
董洪涛:从中医的角度谈运动养生的方式
董洪涛:中医如何诊治高血压
为什么说不学中医,后悔一辈子?!
学习中医是一种人生修为
治疗不伤人才是好中医
倪海厦:中医对于健康有非常明确且详细的判断准则
未来的新中医是这样的,你已经out啦
全家拖垮因重病,学好原始点,全家健康自作主
跟张仲景学治肝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黄元御气机升降图+形象理解黄元御圆圈
==========END==========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广告是系统随机配发,我们无法详细控制、选择。请您切勿购买任何动物制品、肉食。不要买渔猎、捕鸟的器具,拒绝杀生。不要玩杀人游戏,杀人游戏与实际杀人果报基本相同;不要看色情文章,万恶淫为首,邪淫是轮回和灾祸的根本。因果报应,如影随形。切记!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为不孝!
找不到好中医?不如自己学中医!
本号菜单中,有完整的入门系列,视频系列.欢迎大家学习.
学习古中医,伤寒论经方传承
厚德载物!草木金石仅除身病,正己培德方祛心魔!
祈愿: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人无病厄,富贵康宁;长寿好德,善始善终.
随喜打赏
长按上方赞赏码支持我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