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
雪山草原
蓝天牦牛
提起青藏高原,不禁想问,你印象中的青藏高原是什么样子?是雪山,草原,牦牛、森林?是神秘虔诚的朝圣者与那一口醇厚香甜的青稞酒酥油茶?还是那雄伟壮阔的珠穆朗玛峰、冈仁波齐与雅鲁藏布江?,又或是无人区可可西里一只只活蹦乱跳却稀少的藏羚羊?再或是崎岖艰险的高山峡谷与落石?在我的记忆里,第一次听说青藏高原是来自著名歌手韩红的一首歌曲《青藏高原》,她是来自西藏昌都,在歌词中“那一座座山川相连”与“呀啦嗦”便成了我对青藏高原的第一印象。这一次非常幸运,能够跟随科考的队伍,亲身前往那令人向往的雪域高原。
图.科考途中(图片:邓先智)
青藏高原(Qinghai-TibetPlateau)是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和“第三极”。南起喜马拉雅山脉南缘,北至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北缘,东西长约千米,南北宽约~千米,平均海拔米以上,为东亚、东南亚和南亚许多大河流发源地。青藏高原是北半球气候变化的启动区和调节区,它的环境效应不仅超越了青藏高原本身,还关系到南亚和东南亚。青藏高原日照充足,辐射强烈;气温低,昼夜温差大;降水少,地域差异大,一半以上地区年降水量少于毫米。这样的气候特征使得高原上草地面积广阔,占高原总面积60%以上,中国五大牧区就有三个在青藏高原(内蒙古,新疆,西藏,四川,青海),而且这边的牧草营养物质较丰富,牲畜体格也较大。
带着向往、带着力量、寻着梦想
——科考启程
本次科考主要以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为考察研究的对象,聚焦特色牧草和畜种的种类、数量及分布特征,阐明如何合理配置人工草地,开发特色草畜产品,发展生态草牧业,实现青藏高原生态草牧业可持续发展,保证草地生态系统功能完整性和永续利用,为草畜平衡区划方案提供基础。青藏高原草地植被分布广泛,生态系统类型齐全,是维系青藏高原生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压舱石。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日益加剧的情景下,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8月10日,在孙庚研究员和类延宝副研究员带领下,特色草畜资源考察川西分队,加上司机师傅一行14人,从成都出发,前往了考察地——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甘孜州)是四川省西部的一个地级的自治州,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处川、滇、藏、青四省六地交界处,总面积15.3万平方公里。全州辖康定、泸定、丹巴、九龙、雅江、道孚、炉霍、甘孜、新龙、德格、白玉、石渠、色达、理塘、巴塘、乡城、稻城、得荣18个县,本次考察了其中的16个县。
科学考察行程轨迹图(图片:邓先智背景为Google地图)
读万卷书,且行万里路
——科考,我们在路上
在科考的过程中,每到一个县域,我们会提前在地图上查看该县的天然草地分布情况,结合各种现实情况选择样地数量和位置,样地选择必须具备代表性,力求能反映该县天然草地情况。
从成都出发,一路向西,越过折多山,路过墨石公园,穿过塔公草原,首先来到甘孜州第一站:道孚县八美镇的中国香格里拉高寒植物园。还没进入高原腹地,一路风景已让人流连,天空、白云、草地、牦牛、野马,无论是色彩还是构图,都像是油画大师精心设计过的,一路天空澄碧,纤云不染,远山含黛,一幅美丽高原山水画映入眼帘。
(图片:邓先智)
在八美镇的植物园基地,考察了人工草地。经基地人员陈冬明详细介绍后,考察队员对当地人工草地情况有了较清楚的认识。此后还在基地取了一些实验材料。可惜天公不作美,取样的时候天气阴沉沉的,突然下起了一场大雨,但面对这样的情况,大家依然在雨中坚持工作,不顾衣帽,鞋子被打湿,全力保护样本不受污染,最后在八美留下了我们最美的身影。
道孚香格里拉高寒植物园(图片:邓先智)
科考队伍较大,必须要分工明确,经过几个样地的磨合,大家就对各自的工作轻车熟路了。每天的主要工作有:拉样方,编号,拍照,记录,称取样方地上生物量鲜重,测量牧草生殖枝和叶层高度,估算分种盖度,采集标本材料。晚上整理数据,烘干植物,测量其干重,压制特色牧草做成标本,整理牧草照片,分类以及安排第二天的工作。虽然一整天都在忙碌,不是在做样地,就是在赶去样地的路上,但看得出小伙伴们的热情都比较高涨,读万卷书且行万里路,出来实战可以学到更多东西。
样地工作图集(图片:邓先智)
草地上辨别牧草的科考队员(图片:邓先智)
晚上压制标本(图片:刘敏)
不畏艰险,勇登高峰
——科考的经历让我们收获满满
在考察川西天然草地后发现,这边的天然草地以高山草甸和高寒灌丛草甸为主,主要牧草有莎草科嵩草属的高山嵩草(Kobresiapygmaea?C.B.Clarke)、四川嵩草(Kobresiasetschwanensis)、甘肃嵩草(Kobresiakansuensis?Kükenth.)和矮生嵩草(Kobresiahumilis)等,和苔草属的无脉苔草(Carexenervis?C.A.Mey.)和黑花苔草(Carexmelanantha?C.A.Mey.)等,禾本科羊茅属(Festuca)的紫羊茅(Festucarubra?Linn.)、中华羊茅(Festucasinensis)和羊茅(Festucaovina?Linn.)等,早熟禾属(Poa)的高山早熟禾(Poaalpina?L.)、早熟禾(Poaannua?L.)、疏花早熟禾(Poachalarantha)、草地早熟禾(Poapratensis?Linn.)和林地早熟禾(Poanemoralis?Linn.)等,以及垂穗披碱草(Elymusnutans?Griseb.)、丝颖针茅(Stipacapillacea)、无芒雀麦(Bromusinermis?Leyss.)、发草(Deschampsiacaespitosa)等为多,其他杂类草主要有蓼科的圆穗蓼(Polygonummacrophyllum)、珠芽蓼(Polygonumviviparum)、鹅绒委陵菜(Potentillaanserina?Linn.)、钉柱委陵菜(Potentillasaundersiana)、香青(Anaphalissinica)、风毛菊(Saussureajaponica)、马先蒿(Pedicularis)、龙胆(Gentiana)、肉果草(Lanceatibetica)、鸭跖草(Commelina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kudidana.com/kddgj/4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