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苦地胆 > 苦地胆归经 > 正文 > 正文

再说胆的作用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9/9 19:26:58

胆在中医里面,属于足少阳,被称为“中正之官”,所谓“中正之官,决断出焉”,又说“十一脏皆取决于胆”。

很多人会有这样的一个疑问,胆囊不是经常被割除吗?现在还有微创手术,经常可以见到胆囊被割除的患者,其生活也没有什么大的或者明显的改变,把它说的这么神乎其神,可见中医的瞎胡闹!

我有一位搞中药的老大哥,他的爱人和他单位的一个领导,还有有一个人,都是经过手术切除胆囊的人,我这位老大哥是一位心细的人,他就发现他身边的这几个人胆囊被割除以后,其判断力明显不行了。

我因为这位老大哥的关系,跟这几个人也很熟悉,据我的观察,这几个人在手术前其判断力就有问题。手术以后,还要增加一个“更”字。

百度视频里面有马未都先生的视频,有一次,马先生讲他自己的胆囊经常发病,痛苦异常,尤其是喝酒后,还来把胆囊摘除了,就大为好转了。

马未都先生是搞古董鉴定的,通过他在这方面的成就来看,其决断力之强可见一斑。而且马先生在很多方面,也都有极为精深的见解。我不知道马先生是什么时候做的胆囊摘除手术,这对他的古董鉴定有何影响,我也无从知晓,不好说什么。

现在,有一个医学名词,叫“胆----心综合征”,朱良春老先生认为张仲景对“男子病黄,心悸、小便黄”的描述,即是此病,用黄芪建中汤来治疗。

而陈刚华先生发现,有的女患者,存在“胆--心--子宫综合征”的现象,这些人先出现两颧骨部分暗红,同时多伴有胆囊炎或者胆结石,接着出现心脏病和子宫肌瘤。

五行之中复有五行,有人因为看到有的患者被摘除了脾脏或者胆囊,就嘲笑中医所谓的后天之本或者中正之官的说法,是无中生有,是故作高深。毛主席说: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有些事情我们还是谨慎一些为好,不要骤然就下结论。

中医说“心之官,则思”,在中医看来心是主管神志活动的,而中医又说“心之认物,取决于胆”。

我们看到、了解、知道了一些事情,但是不等于就决定了如何去做,比如,我经常向一些人宣讲糖尿病或者高血压的知识,又是举例子,又是摆事实,有一些人好像听明白了,但是就是下不了决心停止注射胰岛素,也不敢放心去吃糖。

而另外我发现,一些肝胆功能不是很强的小孩,都或多或少存在胆子偏小的问题,但是通过多给他们糖块吃,胆子慢慢变大了。黄芪建中汤里面,黄芪是甜的,饴糖更是甜的,这其中的道理何在呢?值得我们仔细思考!

前面我们讨论了天人合一,人体要与自然和谐,其自身各个结构之间也要和谐,身心也要和谐,这样人体才能健康,才能神气十足。但是这里面存在一个问题,就是人体凭什么达到这样的和谐呢?要有一个团结和谐的中心,这个中心就是“中正之官”,就是胆!

胆很特殊,即是奇恒之府(地气所生),又是六腑之一(天气所生),也就是说胆既与天有关系,又与地有关系,所以把它定位为“中正之官”,它一手托两家,掌握平衡,与神志活动关系密切。

猴子胆小,但是孙猴子敢大闹天宫,敢封自己是齐天大圣,为什么?因为他得了一根“定海神针”!胆的问题,就在于它是人体的“定海神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kudidana.com/kddgj/4212.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苦地胆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