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选美,我们还时不时看到一些所谓的“选丑”,视觉轰炸怎么避也避不了。不过也非常奇怪,有时候人就是喜欢看别人有多丑,正如看到凤姐之后不少人的自信心大增,前路充满希望。而且资讯发达的网络世界让人的接受能力节节攀升(说人话:审美标准下降),什么丑陋的东西都不会轻易错过。既然如此,那就迎合大家的需求,这么丑的一系列赛车,不能只有我看到!
CaterhamCT05
图:有时候赛车长这么丑,完全是因为规则所致。为了防止追尾时后车腾空飞起,FIA强制修例使F1赛车的鼻锥高度下降,因此年和年出现了丑陋的阶梯式鼻锥,年更是变本加厉,F1赛车的鼻锥尖端高度不得超过mm,一些车队为了在不违规的前提下,尽可能让更多的气流进入车底,做法无非就是把鼻锥削得又尖又细,于是使用了奇丑无比的拇指式前鼻锥设计。年F1赛车的丑怪程度不是一般人能接受的,而这辆CaterhamCT05算得上是丑中之霸,一条圆柱状物体连着阶梯式鼻锥,俨然是基因突变的绿魔侠,丑陋之中渗透着几分邪恶。
WilliamsFW26
图: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跟上述案例类似,也是为了让更多气流进入车底,达到更极致的空力效果继而产生更大的下压力,威廉姆斯FW26使用“海象”式鼻锥设计,两颗海象牙独树一帜。或许不少人觉得FW26的仿生学设计做得不错,鼻锥看起来也不是很突兀,不过在平均颜值非常高的年,FW26无疑是一个丑八怪。
EnsignN
图:在F1世界里阶梯式鼻锥自古有之,而这款EnsignN可谓是极品中的极品,神经兮兮地将水箱和油冷挪到鼻锥上,形成错层式阶梯结构,显然是为功能放弃美观。然而非常讽刺的是,年F1南非站,EnsignN的第一场比赛就遇到温度过高的问题,而且这款赛车的操控性能也是非常糟糕,年参加了11场F1大奖赛,10场退赛1场完赛,最好成绩第13名。不管从性能或是美观角度审视,EnsignN都是负分滚出。
MarcosGTXylon
图:如果以“不知名”来说的话,英国有非常多的“不知名”小作坊式车厂,Marcos便是其中之一。不过人家所谓的“不知名”只是全球知名度低罢了,英国小车厂很多都是以运动甚至竞技作为立脚点,就像这款MarcosGTXylon,深得英国制造传统,使用了木质车架,一大优势是重量非常轻,只需搭载小排量引擎(初始使用1,cc后来换上1,cc引擎)即可大有作为。不过MarcosGTXylon真是一个怪胎,车身上的任意线条都不正常,整体视觉失去平衡感。
图:MarcosGTXylon丑在哪儿?除了线条别扭,车身比例还严重失衡,腰线非常低,车顶非常高,这么变态的设计有其目的,就是为了容纳一些身形高大的车手。从后方视角看,高大的车顶以及急速下坠的C柱线条,MarcosGTXylon有点像棺材车。
CadillacLeMonstre
图:为了参加年勒芒24小时耐力赛,美国传奇赛车手买了两辆凯迪拉克Series61,其中一辆只做了轻度改装,而图中所示的2号赛车则是在Series61基础上重改而成,目的是达到极致的空气动力学效果,这款车被称为LeMonstre。不过五十年代的技术有限,LeMonstre的整容手术极之拙劣,粗鄙的车身线条看起来就像小学生的手作。
图:因为追求更极致的空力作用,LeMonstre的前、后轮都被遮盖,车身宽得不像样,而且车尾线条明显下坠,当时的人将其戏称为游艇。作为一款车而言,LeMonstre丑得让游艇也蒙羞,这是多么惊天地的负颜值。虽然样子不讨好,不过LeMonstre是第一款参加勒芒24小时耐力赛的美国车,而且取得全场第11名。
FiatMultipla
图:作为一款在全球各地销售的车型,菲亚特Multipla无疑是丑出国际的,关于它的嘲讽根本停不下来,最丑汽车评选永不缺席。这一张疑似是PS恶搞图,我们常说一低遮三丑,不过用在Multipla身上完全讲不通,即便是降低了车身高度,这辆Multipla赛车还是一如既往地丑,车身本来就高(真担心车手会出现高原反应),怎么降也是无补于事。错层式车身设计不但丑,还额外增大风阻,而且这么多车灯除了加大车重,对性能表现毫无帮助,对于赛车来说,Multipla真是满身都是病,而且没得治。
LigierJS5
图:这么高耸入云的“发髻”,让人错以为JS5搭载了一副怪兽引擎,然而只是一副相当理性的60°夹角3.0升V12自然吸气引擎。如果JS5化身成人类,其不羁造型应该丝毫不输给小龙女,这一头“恨天高”发型,进戏院看电影的话,估计会被后面的观众打死。
March
图:上世纪七十至九十年代,March可是一支相当有名的F1车队,而这款March并不是有意跟7仔同名,当时March赛车是根据年份来命名的,年的车命名为,年的车叫做,如此类推。March的椭圆前翼就像一张小餐桌,难道在赛场上找一张桌子用餐那么难吗,偏要把前翼当餐桌用。想像一下,车队技师将扳手和热狗都放在前翼上,不就是今天在7仔餐桌上吃热狗、喝汽水的类似场景吗?不过对着这款丑出翔的,但愿当年的技师没有反胃。
Wagner-BMW
图:这是一辆西德Supercup赛事的参赛车,据闻是搭载跟宝马M1同一款的引擎,战绩表现如何不得而知,不过这辆赛车的造型相当出位。车身本来就比较宽,然而前、后翼却是相当袖珍,笔者严重怀疑那翼片是来自其他赛车的拆车件,而且涂装颜色有点相冲。人经常会遇到衣不称身,车也会有类似的问题,这辆Wagner-BMW就是很好的反面教材。
SubaruVivio
图:看着别人开Impreza赛车那种霸气,心痒难止,这位叔也把自己的小公主改装成“扫把佬”。这位叔动手能力应该不差,扫把佬处处显露DIY特色,可惜过于大刀阔斧,小公主变扫把佬的过渡不太自然,扫把佬味并不太重,倒是有几分似假小子。
Chaparral2J
图:在追求地面效应的上世纪七十年代,衍生了很多变态的赛车,Chaparral2J就是其中之一。Chaparral2J搭载了两副引擎,主引擎用来驱动车轮,副引擎则是用以驱动车尾的两个风扇,而且这款赛车完全为性能牺牲外观设计,四四方方像一个火柴盒,完全没有车的即视感,倒是像一个吸尘机,两个风扇也大煞风景毫无美感可言,甚至可以说是粗制滥造。不过Chaparral2J可是实力派,外观什么的不是首要考虑。
Chaparral2H
图:又是Chaparral,他们真的非常擅长制造怪车、丑车,这款2H赛车本来不是丑八怪,然而下三滥的僭建把它毁了。原本Chaparral制造2H的动机很单纯,就是想要一款风阻极低的赛车,一心想要极速,什么下压力都抛诸脑后。然而2H真正下场比赛后,工程师才愕然发现2H下压力低得可怜,在弯中根本抓不住地,整体圈速非常慢。工程师又忽然脑洞大开,在2H车身中部加了一个大扰流板,原本的车身美感和视觉平衡一下子被打破,2H也变成一辆具有城乡结合部特色的暴发户玩具,何止丑陋,简直是恶俗。
Unknow
图:论丑陋的话,这款车应该难逢敌手,车身线条压根没有设计可言,钣金之间的衔接过渡位置极度不平顺,突兀感太强,挡风玻璃也是三尖八角,看起来跟兴趣小组的自制方程式赛车无异。车头部分非常修长,主要是前悬太长,车头部分理论上不适宜放置引擎,不过如果引擎后置的话,这么长的前悬也是一个失败的车身布局。恕笔者不才,看不出它是前置还是后置引擎,甚至这款赛车叫什么名也无法得知。
EagleAircraftFlyer
图:或许你会觉得这是一张被强行拉伸过的图片,这种怀疑态度很正常,毕竟这辆EagleAircraftFlyer实在不是正常车身比例的赛车。这是一辆参加年Indy大赛的赛车,这么一说所有事情都顺理成章了,毕竟昔日的Indy就是一场疯子和疯癫赛车的聚会,所有怪车来者不拒,搭载涡喷引擎的参赛车也不在少数。
图:在那个无规则可言的Indy赛场,车身超级修长的EagleAircraftFlyer或许会让人误以为它搭载来自飞机的涡喷引擎,其实并不是,它只是搭载了一副雪佛兰(Chevrolet)小缸体V8引擎,典型的扮猪吃老虎,根本用不着那么修长的车身。EagleAircraftFlyer不但样子丑,性能也不行,根据Indy的传统,只有33辆参赛车能在正赛中发车,而EagleAircraftFlyer因为太慢根本不够资格参加正赛,之后这款车也没有参加过其他比赛。
Bristol
图:以年F2赛车为基础打造而成的一款运动原型赛车,Bristol显然是一个转基因怪异合成体。引擎罩上有一道散热通道,加上一张半开半合的嘴,还有两个椭圆灯罩,这些设计元素都冲撞得一塌糊涂。最让人摇头的是车顶线条,像是翻过车没修好似的。
图:Bristol车尾设计更是丑怪无比,两道鳍片从C柱顺延到车尾,将后窗分成三部分,简直让人精神分裂。尽管外观丑怪,不过Bristol的战绩相当不赖,曾在和年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上赢过小组冠军。
CamaroInvertido
图:这个怪胎不仅长得丑,还会让赛道马修精神崩溃,乍眼一看以为车翻了,条件反射马上挥黄旗,不过再仔细看,原来只是恶作剧。在这个贪玩的年代,总是反其道行之,以丑为美。
VSE“PontoonCar”
图:传统赛车的布局,通常会将车手和引擎放在纵向中轴线,这样会带来更好的平衡,然而这辆VSE“PontoonCar”偏要逆转物理定律,将驾驶舱移到车身最左侧,引擎舱移到车身最右侧,使车身中间留出宽阔的气流通道,以产生最大限度的下压力。这样的神经质布局方式,不仅不符合传统的审美观,还对车手的安全形成极大威胁,一旦发生侧面撞击,车手就只有自求多福了。
本文全部图片来自网络,如图片著作权人对本网站转载或使用有异议,请与本网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