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个人是否成功,我们不能看他成功的时候或开心的时候怎么过,而要看其在不顺利的时候,在没有鲜花和掌声的落寞日子里怎么过。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在前进的道路上,如果我们因为一时的困难就将梦想搁浅,那只能收获失败的种子,我们将永远不能品尝到成功这杯美酒芬芳的味道。”20世纪90年代,史玉柱是中国商界的风云人物。他通过销售巨人汉卡迅速赚取超过亿元的资本,凭此赢得了巨人集团所在地珠海市第二届科技进步特殊贡献奖。那时的史玉柱事业达到了顶峰,自信心极度膨胀,似乎没有什么事做不成。也就是在获得诸多荣誉的那年,史玉柱决定做点儿“刺激”的事:要在珠海建一座巨人大厦,为城市争光。大厦最开始是18层,但史玉柱的手在一次又一次地跟中央高层握过之后,层数节节攀升,一直飚到72层。此时的史玉柱,明知大厦的预算超过十亿,手里的资金只有两亿,还是不停地加码。最终,巨人大厦的轰然倒地让不可一世的史玉柱尝尽了苦头。他曾经在最后的关头四处奔走寻觅资金,但“所有的谈判都失败了”。随之而来的是全国媒体的一哄而上,成千上万篇文章骂他,欠下的债也是个极其恐怖的数字。史玉柱最难熬的日子是年上半年,那时,他连一张飞机票也买不起。“有一天,为了到无锡去办事,我只能找副总借钱,他个人借了我一张飞机票的钱——元。”到了无锡后,他住的是30元一晚的招待所。女招待员认出了他,没有讽刺他,反而给了他一盆水果。那段日子,史玉柱一贫如洗。如果有人给那时的史玉柱拍摄一些照片,那上面的脸孔必定是极度张狂到失败后的落寞,焦急、忧虑是那时史玉柱最生动的写照。经历了这次失败,史玉柱开始反思。他觉得性格中一些癫狂的成分是他失败的原因。他想找一个地方静静,于是就有了一年多的南京隐居生活。在中山陵前面有一片树林,史玉柱经常带着一本书和一个面包到那里充电。那段时间,他读了许多书,在史玉柱看来,这些书都比较“悲壮”。那时,他每天10点多左右起床,然后下楼开车往林子那边走,路上会买好面包和饮料。部下在外边做市场,他只用手机遥控。晚上快天黑了就回去,在大排档随便吃一点儿,一天就这样过去了。后来有人说,史玉柱之所以能“死而复生”,就是得益于那时候的“卧薪尝胆”。他是那种骨子里希望重新站起来的人。事业可以失败,精神上却不能倒下。经过一段时间的修身养性,他逐渐找到了自己失败的症结:之前的事业过于顺利,所以忽视了许多潜在的隐患。不成熟,盲目自大,野心膨胀。这些,就是他性格中的不安定因素。他决心从头再来,此时,史玉柱身体里“坚强”的秉性体现出来。他在那次珠峰以及多次省心之旅后踏上了负重的第二次创业。这次事业的起点是保健品脑白金。因为之前的巨人大厦事件,全国上下已经没有几个人看好史玉柱。他再次的创业只是被更多的人看做赌徒的又一次疯狂。但脑白金一经推出,就迅速风靡全国,到年,月销售额达到1亿元,利润达到万。自此,巨人集团奇迹般的复活。虽然史玉柱还是遭到全国上下诸多非议,但不争的事实却是:史玉柱曾经的辉煌确实慢慢回来了。赚到钱后,他没想着为自己谋多少私利,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还钱。这一举动,再次使其成为众人的焦点。因为几乎没有人能够想到史玉柱有翻身的一天,更没想到这个曾经输的一贫如洗的人能够还钱。但他确实做到了。认识史玉柱的人,总说这些年他变化太大。怎么能没有变化呢?一个经历了大起大落的人,内心总难免泛起些波澜。而对于史玉柱,改变最多的,大概是心态和性格。几番沉浮,很少有人再看到他像早些年那样狂热、亢奋、浮躁,更多的是沉稳、坚韧和执著。即使在十分危急的关头,他也是一副胸有成竹、不慌不忙的样子。回想自己早年的失败时,史玉柱曾特意指出,巨人大厦“死”掉的那一刻,他的内心极其平静。而现在,身价百亿的他也同样把平静作为自己的常态。只是,这已是两种不同的境界。前者的平静大概象征一潭死水,后者则是波涛过后的风平浪静。起起伏伏,沉沉落落,有些人生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变得强大和不可战胜。良好的性情和心态是事业成功的关键,少了它们,事业的发展就可能徒增许多波折。人生难免有低谷的时候,在这样的时刻,我们需要的就是忍受寂寞,卧薪尝胆。就像当年越王勾践那样,在三年的时间里,作为失败者他饱受屈辱。被放回越国之后,他选择了在寂寞中品尝苦胆,铭记耻辱,奋发图强,最终得以雪耻。不要羡慕别人的辉煌,也不要眼红别人的成功,只要你能忍受寂寞,满怀信心地去开创,默默付出,相信生活一定会给你丰厚的回报。
旅游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kudidana.com/kddgj/4373.html